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柴荣的7个儿子下场如何?

2021-01-01 18:34:12 作者: 赵匡胤黄袍加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适当紊乱的时期,其时武官当政,战乱频频、水深火热,大众颠沛流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众,极度巴望一致,期望过上平和安靖的日子。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手握军事大权的赵匡胤建议陈桥叛乱,在世人的支持下“黄袍加身”,攫取了后周江山,树立北宋王朝。历代帝王对待前朝皇室留传者,历来方法纷歧,有“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有分官赏银以求安稳的,那么,赵匡胤是怎样对待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呢?

柴荣(921年十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世宗(954年-959年在位),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

柴荣父亲早死,从小在姑父郭威家里长大,因慎重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又称郭荣。年轻时柴荣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为生,对社会积弊有所体会。

史载柴荣"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黄历史黄老,性沉重寡言"。广顺元年(951年),郭威树立后周,委任柴荣管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树立后周,名为周世宗。

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安逃亡、削减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大众富庶,华夏开端复苏。他又身经百战,西败后蜀,攫取秦、凤、成、阶4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在协商取幽州时病倒,不久逝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

赵匡胤自幼深明大义,万事以义字领先,他和柴荣有金兰之交,本不肯夺其江山的,赵匡胤后来在世人的推荐和劝说下,被逼“黄袍加身”。

可是,在他黄袍加身之前,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当我们将黄袍穿在他身上,并跪拜赵匡胤、高呼“万岁”之际,赵匡胤觉得不当,想要取下黄袍,但被部下高怀德按住,赵匡胤无法说道:

“各位兄弟,你们自己贪心一时富有,要立我为皇帝,这不是害我吗?假如你们诚心让我当皇帝,需容许我几个条件,不然我宁死不从。”

他的条件是:自己本是后周太后、后周恭帝的臣下,要求世人不得侵略他们;朝中大臣,本都是他的搭档,任何人不得侮辱;朝廷的府库,大众的家,所有人不得强扰侵略。遵令者有重赏,谁若违犯,格杀勿论。

正是由于有了这几个要求,赵匡胤带领整个戎行入城的过程中,纪律严明,不像五代时期其他朝代替换时纵城抢掠,损失民意,赵匡胤的戎行受到了人们的支持。赵匡胤对柴荣的后人也是比较宽恕的,他没有大开杀戒。

柴荣一共有7个儿子,三个儿子不幸被后汉统治者残杀,其间第四个儿子柴宗训也便是后来的周恭帝,赵匡胤称帝后,将其降为郑王,死的时分年仅20岁。

关于柴宗训的死,正史和别史的说法各有不同,其间最主要的说法有三个:

其一,毒死说,这种说法以为柴宗训是被心狠手辣的赵光义下毒害死的,当然,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假如这种说法建立,那么柴宗训的死与他也脱不了关连;

另一种说法是避祸说,这种说法以为柴宗训后来为了避祸,跑到了福建,后代还改姓为“林、向”等。

第三种说法是气死说,柴宗训是被辛文悦气死的,在辛文悦到房州前,柴宗训的日子过得仍是蛮舒畅的。房州的巨细官吏,无不对他恭顺有加。

辛文悦,唐末宋初人,北宋房州州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启蒙教师。

柴宗训在房州差不多到了说一不二的境地了,可是,辛文悦一到房州,景象就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动。说一不二的不再是他柴宗训,而变成辛文悦了。一开端,柴宗训还想与辛文悦反抗一番,但当得知辛文悦是赵匡胤的师傅后,柴宗训就自动抛弃了反抗的想法。

可是,辛文悦却得陇望蜀,不只处处欺负柴宗训,将柴宗训的举动约束在郑王府内,还欺负了他的王妃,他伤痛欲绝,终究被活活气死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