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宣传的“四大诚信之王”,都是些什么鬼?
乔志峰
说起公孙鞅、卫鞅,有些朋友可能会感到生疏。可假设说指的便是商鞅,大伙儿立马就会茅塞顿开——本来是他!这货系姬姓、卫氏,所以名字叫卫鞅。因为他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根红苗正、种类优秀,是个系出名门、祖上阔过的“孙子”。他曾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所以习惯上就被称为商鞅了。
商鞅是“商鞅变法”的始作俑者,也是秦国乃至秦朝暴政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他不只创立了一系列独裁残酷的操控理论,还活跃付诸实践,不断完善出一整套极具可操作性的强化国民思想操控和人身操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其间一部分记录在《商君书》中,被称为“商鞅主义”,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达2000余年。尔后虽不断改朝换代、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不论谁做皇帝,从本质上来看,推广的大略都是“商鞅主义”,都无法超出《商君书》教授的治国驭民之道。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撑下,紧锣密鼓预备变法。法则已具体制定出来,但商鞅却不急着发布,而是先做了一件事。他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指令说,假设有人能把木杆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大众们感到这事很奇怪,不知道商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没人敢动手去搬。商鞅又提高了赏格,说:“谁能拿过去,赏五十金。”人们愈加怀疑,因为秦国但是从来没有出过这么重的奖励的。只要一个愣头青,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马上就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时,商鞅才指令公布变法法则。这便是前史上有名的“徙木立信”了。
在记叙了商鞅变法的进程后,司马光很是发了一番谈论。他说:许诺,是君主登峰造极、最可名贵的东西啊。国家靠公民来确保,公民靠许诺来确保;不讲许诺就无法使公民服气,没有公民的信任便无法保持国家。所以古代成果王道的圣主贤君,从来不诈骗全国;成果王图霸业者,也不诈骗四方邦邻。长于治国者不诈骗公民,长于治家者不诈骗亲人。只要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诈骗邦邻,诈骗大众,乃至诈骗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致落花流水。靠诈骗所占的一点儿廉价救不了丧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掉的,这岂不让人咬牙切齿啊!当年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商鞅特别尖刻,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浊世,全国离心离德、斗智斗勇,他们姑且不敢忘掉建立许诺以降服公民之心,又况且今天管理一统全国的当政者呢!
司马光这番大道理,看了令人发笑。假设他还活着,我倒想问问他:自古以来,成果王道的所谓圣主贤君,有哪一个“从来不诈骗全国”呢?成果王图霸业者,有哪一个“从不诈骗四方邦邻”呢?你老人家能否举出一个例子来?恐怕一个都没有。不诈骗全国,怎样将全全国都收归已有?不诈骗、进犯邦邻,又何故成果霸业?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啊。
而借“徙木立信”来进行“诚信”说教,就更可笑了。商鞅这样做,是真的诚信吗?他仅仅经过这种奸滑的手段,来遮盖老大众,制作讲诚信、讲许诺的假象。其意图,不过是忽悠老大众信任自己、傻呵呵听凭唆使算了。越短少什么,就越是有必要卖力宣传什么。搬一块木头赏五十金,就算诚信了?这是拿人当猴耍呢。即使这算是诚信,就能确保往后干事就必定讲诚信吗?商鞅这个奸滑恶棍,是出来做秀哄人的;司马光这位所谓的“帝王之师”,跳出来给商鞅点赞双击666,是成心搞笑的吧?这智商,往后仍是离别自行车吧。
而且,“徙木立信”本来是商鞅玩的花招,司马光却将其称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算在了秦孝公的头上,何也?凡是对前史和社会稍有了解者,对此都不难理解。因为司马光是要将这件事当成正能量的“光辉业绩”来宣传的,当然要把荣耀和光环扣在君主身上。有成果,都是君主英明神武;出了过错和差错,都是臣子无能、无才、无德。君主永久英明,一切的荣光都归于君主,这是做惯了奴才的人一向的思想形式和操作方法。或许有人会说,司马光是宋朝人,秦孝公是春秋战国的君主,早就死翘翘变成僵尸了,又不能赏给司马光什么优点,司马光有必要拍他的马屁吗?呵呵,秦孝公是死了,可还有其他皇帝活着呢。舔死去君主的屁沟,实际上是给活着的皇帝看的,体现的是奴才的本分和自觉。只可惜,因为司马光自己才智肤浅,智商也不行,本想给秦孝公戴个高帽的,却严严实实给其扣了个臭烘烘的屎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