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如果说奋斗奉献是一个强大国家和优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脉,那么崇尚英雄则是一个民族崛起必须拥有的价值取向与自强情怀。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捍卫全体国人的信仰支柱,捍卫走向复兴的动力源泉。
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在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专机护送回国,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轰鸣的战机、接风的水门以及真挚的话语,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与哀思。
9月27日,志愿军烈士的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数百万将士保家卫国,远赴沙场。从上甘岭到长津湖,从松骨峰到龙源里,在各项条件极为艰难、装备差距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将士们用“小米加步枪”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范例。这一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也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这一战,近二十万志愿军战士英勇牺牲,烈骨忠魂长眠在异国他乡。70年沧海桑田,英雄的功绩彪炳史册,英雄的事迹广为传颂。近年来,在中韩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下,一批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陆续回到祖国。山河无恙,魂兮归来,我们用最高的礼仪迎接英烈回家,是对铮铮英魂的深情祭奠,也是对英雄精神的最好礼赞。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璨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风雨浸衣骨更硬”;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读抗美援朝故事,人们更能深刻理解什么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无数先贤英烈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品格,挺立起了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岁月变迁、时代更迭,但“血,总是热的;薪火,赓续不断”。新中国70多年一路走来,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英勇战士、建设标兵、改革闯将。面对一穷二白的困境,“王进喜们”豁出性命,支撑新中国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面对强敌环伺的挑战,“于敏们”鞠躬尽瘁,推动国家走向安全地带;面临追赶世界的紧迫,“南仁东们”躬耕不辍,助力“中国号”弯道超车、劈波斩浪……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正是英雄精神的代代传承,才让我们在很多方面跑进了先行区、挺进了无人区,书写下民族复兴的沧桑新篇。
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如果说奋斗奉献是一个强大国家和优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脉,那么崇尚英雄则是一个民族崛起必须拥有的价值取向与自强情怀。不可否认,承平日久,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各种观点泥沙俱下,一些错误思潮乘虚而入,刻意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现象确实存在。而对英雄烈士的诋毁、贬损,对英雄事迹的解构、质疑,污损的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伤害的是亿万人民的质朴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立大德于社会”,到建立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扬大义于国家”,再到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布大信于天下”,一系列强有力的行动,展现了党和国家捍卫英雄、褒奖英雄、尊崇英雄的坚定决心,激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而当制度土壤日渐培厚,爱国情怀、英雄精神的种子也会在亿万人民心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和平不是英雄的退场,而是英雄的新生。今日之中国,早已走出亡国灭种的险境,但必须铭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新中国“站起来”不过70多年,放眼世界,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强大,中国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处于国际矛盾的风口浪尖。再看国内,在走向复兴的关键阶段,矛盾问题、短板弱项仍有很多,“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可以说,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并不比过去少。新长征路上,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娄山关”“腊子口”,更加呼唤“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精神,以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人物。这个意义上,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捍卫全体国人的信仰支柱,捍卫走向复兴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