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鲍鹏山:10年过去,我讲的《水浒》没被超越

2020-09-30 13:21:25 作者: 学者鲍鹏山:

我今天讲的内容,你明天就不知道,我在这里讲的内容,隔壁就不知道,这就是局限,如果这个局限没有,也许人类就不那么急于发明文字了。

电视节目也好,音频节目也罢,他们都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有阅读障碍或者轻微障碍的人群,他们读不进书,但是看讲座或是听讲座,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种人群在当下比例很高,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利用好新型的传播方式。

面对海量的用户,未知的人群,作为教育者来说没有太大的障碍,其实在写作或者备课的时候我们在心中已经有对象了,虽然他还没有出现,但是我已经预设了对象。

比如《百家讲坛》我们预设的对象就是文史方面层次不高的人群,仅是在文史方面层次不高,他也许是个理工科的大学生,也许是个中科院的院士,只是在文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也许和一个初中生差不多。我们就预设了这样的一个对象。

中国新闻周刊:在讲课的时候,是完全根据预设对象的层次来准备么?

鲍鹏山:一个好老师绝对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层次,如果局限在这个层次中,他就没法超越。所以我们在设置对象的时候,他应该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他最低的层次,一个是他可以被你提高到的那个层次。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好老师应该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对象的层次,但在我看来,真正杰出的老师其实是“我只跟我心灵能够沟通和交流的人讲课。”

实际上,一个老师如果不断的把自己降低,不断的把自己降低,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能不能够提升学生?

他不断把自己的标准降低,最后他自己的高度也就降低了。

比如今天的大学生整体水平不高,我就按照整体水平不高的方式来讲课,久而久之,老师自己就废了。

好老师要让学生尽其所能地够得到自己的高度,不断挑战自己的认知极限。当学生长期这样做,他就不断在提升自我。

有时老师会担心学生听不懂自己的课,这没关系,如果这个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愿望,哪怕一开始听不懂,一个学期讲下来,他能够听得懂一半就表明他提升了,如果老师一开始就照着他的高度去讲他都听得懂的内容,一个学期以后他还在这个水平上。

那这样的教育,肯定不能称得上成功。

读书,学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方式

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在推进全民阅读,引导人们读书,培养阅读习惯,您怎么看待读书?

鲍鹏山:从整个国家的角度看来,人群中读书的人多了这个国家更有希望,读书保证的是整体的知识水准,更重要的是认知水准。

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从很多地方都可以获取知识,单纯为了知识我就去看新华字典、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就可以了。

读书是为了保持思考的习惯,一本书中是有一个逻辑线索的,在书中我们讲一个问题,如何展开、讨论、举例、结论,它不单纯是输出知识,而是讲述了一个逻辑,告诉人们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通过一本著作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个观点有何依据,逻辑在哪里,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就会保持和作者逻辑的高度统一而去进行思考,最终提升思考和认知的能力,这才是读书的根本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明确了读书的意义后,如何选择读物?

鲍鹏山:如今的书太多了,有很多书籍是不必读的,这里有前提是人生短暂。

假如我们可以活1万岁,那你什么书都可以读,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拿出100年做一个坏人都没问题,但是现实中我们的生命短暂,很多事情需要舍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选择对的图书提升自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想选择图书的时候可以从这么三点去选择,专业必读书、人生必读书和兴趣读物。我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教授,那么我总要读《诗经》读李白,因为这是我的专业必读书,如果你从事的是其他工作,那么不读《诗经》《全唐诗》也完全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