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这样为全球能源绿色发展赋能

2020-09-30 16:40:27 作者: “中国方案”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新能源国际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沿线各国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和应用国,来自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和技术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遍地开花。推进“一带一路”新能源合作,既打造了中国企业通向海外市场的“寻梦空间”,也为能源企业打通了绿色产能海外输出的宝贵通道。如何为全球能源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9月29日,在青海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论坛上,业内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深耕细作新阶段,为能源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项目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在全球贸易格局大调整背景下,各国正推动调整现有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和规则,逐步建立新的治理体系,使之反映、适应新的利益格局。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创造了机遇。作为能源企业也要紧抓机遇,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扎扎实实开展项目合作,全方位推动“一带一路” 绿色能源合作。

张玉清

中国三峡新能源总经理赵国庆在会上表示,当下,正是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机。我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能源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正致力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可以预见,全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将会持续快速增长;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能源将会快速推进;多能联供、综合服务、智慧用能等各种新型能源形式将会不断涌现。

赵国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表示,青海作为清洁能源的富集区,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青海作为三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资源禀赋独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清洁资源。青海已建成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形成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发电、下游发电促进上游制造”的循环体系。2018年、 2019年,青海相继获批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国家公园示范省,省内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截至2020年4月底,青海省水电、太阳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801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规模的87.7%,其中新能源装机达到1609万千瓦,占比达到50.4%,是我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

黄晓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常务副书记梁鹏表示,青海是“一带一路”沿线清洁能源发展先行区,构建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青海模式对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意义重大,可以为“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提供经验模式、技术装备。同时要推进青海清洁能源基地多能融合。多能融合不仅能推动“一带一路”青海清洁能源通道建设,通过多能融合还可以解决可再生不可预测、不稳定、不连续、不易储的“四不”难题,实现青海模式升级。

梁鹏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兼电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琳指出,目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电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逐步形成。电力与数字经济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逐步扩大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应用范围,能源互联网、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发展壮大,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变革。展望“十四五”电力发展,推动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水电增量空间有限,风电、太阳能发电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体增量。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在西部北部地区加大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力度,在东部地区建立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体系。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7亿千瓦左右,抽水蓄能电站装机650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将突破4.0亿千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