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舞剧《红旗》总导演王举|肉身生发钢铁·太阳映照白雪

2020-09-24 00:41:04 作者: 专访舞剧《红

▲ 《乌苏里传歌》剧照(摄影:刘海栋)

缺乏父母呵护的童年经历让王导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而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因为看到了阴翳,就让自己的生活笼罩上灰色调。“在十七岁去艺校学舞蹈之前,我是在社会上散养的,没有固定的家,但很多不认识的叔叔,他们平时很照顾我。”他说有时肚子饿了,会站在食堂门口不敢进去,但路过的人只要一看到这种情境,就会明白这是某家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就会领着自己一起进食堂。

▲ 《原风》剧照(摄影:潘杨)

临近采访结束,王导感慨《红旗》的主创团队是在秉承着红旗精神,在打磨自己的心脉、流淌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心动在做这部舞剧作品,他们深切地了解东北的实际情况,由此才做出舞剧《红旗》。说罢,他的神情恢复轻松和蔼,仿佛先前所讲的童年苦乐、从舞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他对东北的热爱,对“红旗精神”的揣摩也早已融入作品之中,不需再多做强调。

▲ 《红旗》剧照(摄影:刘海栋)

舞剧《红旗》总导演

王举

王举:1954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编导。

代表作品:《黑土地》《高粱魂》《鹤鸣湖》《大荒的太阳》《关东女人》《原风》《红旗》等。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红旗》: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指导,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演出。

说起这些,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对生活的怨懑,他对生活充满感恩,并且在感恩的同时,提醒自己不能重蹈父母的阴霾,不能让自己的人生断送在黑暗里。

天上有巨大的乌云,空中扬撒着白雪,北风寒冷而干冽,但明亮的太阳高悬于空,“太阳雪”,这种北方冬天时常出现的自然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像极了王导过往的人生。

2

创作应是生命的流淌

“我认为做任何作品都是生命的流淌,如果没有生活,做出来的作品是没有血脉的”。或许是因为说到了过往的生活,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自然而然地由生活延伸到一些有关艺术创作的天赋、技巧、激情等问题的探讨,也说起了有关芭蕾、现代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教学、训练体系上的不同。

“如果只是依据技法,那就只能做出套路。或许东北人、北方人,来编北方的舞蹈,自然就会存在性格、语言、风格上的本能运用,如果外来的人不了解北方,只是用技法来套路创作北方的舞蹈,是难以抓到准确的情感发力点的,那样做出来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

创作,和策划、评论所用的思维、所倾注的情感皆不同,评论舞蹈,或许只需要在了解基本的舞蹈技巧之后,从已有之物上生出见解,但创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创作舞蹈,从来不只是编排动作,而是编排人物,编排人物内心流淌的语言,“有了内心语言的编排,才是编导舞蹈,才能生成人物,才能铸造风格”。

我们在讨论很多实际操作、实际编舞实例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到“融会贯通”这一个词,当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造诣达到一定高度,他对艺术的很多感悟,就不仅只适用于他所从事的那一个行业。而这或许也是技术工匠和艺术家的区别所在:“精于技”还是“博于艺”,并不只是考量某一项技术的精湛与否,也不只是考量是否在艺术领域博闻广识,而是考量一种因一点而生万物的能力,对本家技艺精益求精,同时也悟出创作的根本,不拘泥于某一个套路是不是用得出彩,不自得于某一个舞段是不是为他人所不及,由此长期积累,自成宽厚胸怀、通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