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京九条”首批受益者——《阿姨来了》导演李晋雄访谈录

2020-09-24 17:59:36 作者: 我们是“京九

人物小传:

李晋雄,女。参加制作多部大型纪录片、专题片、电视剧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奖项。其代表作品:系列纪录片《发现老人》总导演;百集人物系列访谈《我心飞翔》总导演;纪录片《国家核电》执行导演、《公司的力量》分集导演等10多部作品。作为《阿姨来了》的总导演,她已经陆陆续续拍摄了六年。

李晋雄接受采访

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提案大会上,大型社会生活类纪录片《阿姨来了》作为第一个提案,受到与会专家和学者的青睐。利用空隙时间,笔者采访了李晋雄导演。

●●问: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这样一个拍摄题材?

李晋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千古未遇的大变革。迅疾的城市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难题。比如:孩子谁来带?老人谁来陪?搞家务要不要雇个小时工?聚餐找不找专业厨师帮忙?家务劳动的细化和分工,已经越过家庭门槛,成为社会问题。当扶贫成为政府工程,人力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之时,从贫困地区走出的妇女大量地、持续地进入北京。随着需求加大,各级政府成为推手,各种社会中介培训机构,也在助力加油。家政服务已然成为城市新的、最有活力的产业。

城市给了她们包容,也给了她们希望。十几年过去,阿姨们在各种家庭之间流动,适应着生活水准的高低落差,努力学习和改变自己,原生家庭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渐行渐远。他们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不想回到故乡。但是,北京能真正接纳她们吗?城市和家乡,何处是归程?对于这样的人群和题材,我们是以百倍的热情去关注它、记录它,还是只做看客和既得利益的享受者?

●●问:给我们介绍一下《阿姨来了》的方向定位?

李晋雄:三多堂公司在2014年之前就关注到这个群体。他们觉得作为纪录片的上市公司,有责任去做一些严肃主题的真正纪录片。零点调查的冯晞老师最早提出了建议。他们特意请来北京嘉乐会家政公司创始人周媛红,请她讲创办家政中介公司的体验和收获。我们还请了资深电视人潘大为座谈,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家保姆的故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有这些座谈的经验和往事都成为我们进入《阿姨来了》项目的基础。

纪录片的探索中,曾经有过视角比较独特的题材,早些年有纪录片《姐妹》,前不久有过《棒棒》,是反映基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我们要做这样的纪录片,如果只关注个体命运,很难顾及家国情怀。对于阿姨这样的题材,是表现一个群体,社会意义更广泛,还是突出个体,作为行业的典范?我们的创作从零开始,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话题。拍摄是探索性的,没有边际,没有规定情节,也没有引导,只想拍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拍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改变。

第一集女主人公海云

●●问:拍摄这样的作品难度大吗?

李晋雄:六年的时间很漫长,我们在煎熬中度过。同时期开拍的电影、电视剧播出了,而《阿姨来了》只有越来越多的素材和越来越多的账单。一年又一年,即使是热爱纪录片的人,也不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是那些阿姨们。

一位月工资2万的全能阿姨,她从四川深山里出来,离异后靠一己之力供养儿子读完重点大学,又送女儿到贵族学校读书,算得上有理想、有能力的服务明星。开始,这位阿姨和她女儿都接受了采访和拍摄。但第二次准备跟拍阿姨去送女儿住校时,女儿突然说什么都不干了。紧接着,已经当了国家干部的儿子,在阿姨给买的婚房里掀了桌子,说:“你还要上电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保姆吗?”这位阿姨很伤心,但她说我不能跟孩子闹掰了,我所以做这一行,就是为了让我的儿女们将来不做这一行。

时间,就在太多的期待和太多的变卦中过去了。观念,以各种顽强的表现形式告诉我们,雇主的隐私,阿姨的隐私都是很难敞开在镜头面前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