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门”,无臂主播“云”上新生

2020-09-25 12:38:05 作者: 走出“心门”

“做个有用的人”,他给自己的淘宝直播间起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设想的都挺好,但当手机架上的时候,孙亚辉并没有勇气出镜。

他将镜头对向炒花生的母亲,自己躲在手机的旁边,不出镜,也不说话。

“我想象不到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看到屏幕上一个没有双臂的小伙,会发出怎样的议论。”孙亚辉说。

第一场直播,只有一个观看记录。第一锅花生也炒煳了。随后的半个月,每天都是如此,花生炒了几十斤,一个订单也没有。“还不如我出去呢,一天也能赚个百十块钱。”母亲很沮丧。

“咱锅都买了,要不再试一试?”孙亚辉开始鼓励母亲,就像当初她鼓励自己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照例每天把锅搬到屋里炒花生。有一天,屋里突然响起了提示音,手机界面跳出来信息:“您有一笔新订单。”

孙亚辉愣了一下,好一会儿他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妈!有人下单了,有人买花生了!”

“啥?”正在炒花生的陈金梅只说了一个字,头就扭到一边去了,孙亚辉看到她在抹眼泪。

那一个发往江西的订单,让孙亚辉心里再一次有了光。

从此,他打起精神每天坚持直播8小时,生活开始重新有了规律。“那一单挣了5毛钱”,孙亚辉说,“我能挣5毛钱了,我不是一个完全没用的人了。”

“刚治病那会,只要在外地的父亲一回家,村里人都能猜到,他肯定回来筹钱了。第二天一大早,亲戚邻居就都来了,有的出一千,有的出两千。我的医药费就是这么凑齐的。”孙亚辉再次说起自己直播间名字的来由,说自己要做个有用的人,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善意回报善意。

后来,孙亚辉开始代销村民的农产品,带着大家一起增收。就像是一棵破土的竹子,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嫩芽,村里的花生、玉米、桃子、韭菜、沙果、鸡蛋、梨都被挂到了直播间。

他说,母亲成了村里的忙人,乡亲们逢见就问:俺家种的啥啥快熟了,能不能也挂到网上卖卖?

如今,孙亚辉的店铺有20多种商品,带货之路也渐上正轨。刚刚过去的阿里“农民丰收节”期间,他的单次直播就有1.6万人观看,单日销量也达到2千多元。人气的暴涨,也带来订单量的激增,多的时候一天有500多单。

不过,孙亚辉也很有压力。他怕发货不及时影响购物体验,又怕着急打包质量监督不好。“怕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孙亚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9月22日,孙亚辉决定停播一天,集中精力把积压的订单发走。如今,母亲基本上不会再出错,父亲的打包技术也越来越娴熟,来帮忙的邻居也都摸着门路了。

孙亚辉又有了新的规划:依托淘宝店,在村里建一个农产品合作社,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集中起来,带动村民们一起发展。

他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多找些优质的河南农特产品,换一台速度更快的手机,带着家人去海边……

“我没见过大海,以前总觉得随时都能去,也就一直没有去。”孙亚辉说,直播间有一位粉丝住在海边,经常发捡海螺的照片和视频给他看,邀请他有空的时候去玩。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孙亚辉聊天时很少使用语音,基本都是打字,即使不打字时左臂也会一直摸着鼠标。问他缘由,他说要时刻想着自己还有手,始终想象抓握的感觉,锻炼胳膊的神经,等以后有条件了,给自己装上一双机械手臂。

秋日,孙亚辉家的院子里铺满了金黄色的玉米,一批刚做好的豆皮挂在绳子上晾晒,还散着豆香。

孙亚辉说:“尽管未来仍不容易,但我已无所畏惧。”记者桂娟、史林静

从一天几十个人,到一天一两百人,直播间的人数在慢慢增加。在大家的建议下,孙亚辉开始出镜直播。

“一开始别人问一句,我答一句,说完脸还红。”孙亚辉说。那个江西买家的ID,经常出现在直播间里,每当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她都会主动找些话题帮着暖场。

为了积累经验和资源,他报名参加了平台的所有直播活动。一开始,效果都不太好,他就索性不下播,经常一播就是12个小时。

“直播间没人的时候,我就介绍产品,自言自语,也算是练习。”孙亚辉说,每上一个新产品都要提前了解、练习五六天。

慢慢地孙亚辉变成了一个“话唠”。这个粉丝口中的“小灰灰”,成了一个“厚脸皮”。“有一次直播,有个大哥开玩笑说要给我介绍媳妇,大家都在下面起哄。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们都已经把我当正常人看了。”孙亚辉说,从那以后心里的负担减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