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药蛋派”电影的新收获 ——扶贫电影《大河向东流之沁源故事》观后

2020-09-28 11:19:38 作者: 新时代“山药

探寻乡土文化的传承转换

随着工业文明和都市文化向乡村的延伸,乡土文化的式微成为不争的事实,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与和解构成了基层社会的主要文化景观。这些文化发展的真实景观在电影《大河向东流之沁源故事》中也获得了充分展现。例如,电视、电脑已然成为生活必需品,蔬菜大棚等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也为农民所认可和接受,特别是对于正在艰难脱贫中的农民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然而,物质生活条件取得长足进步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滑落,乡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精神,遭遇了都市文化和实利主义的冲击。重情重义、知恩图报、艰苦奋斗是主人公郭大河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在“共同富裕”的使命感召下,他气跑了妻子、得罪了女儿,却以个人的隐忍奉献换来集体的美好生活。这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牺牲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中最具民族气质的精神内核。

面对即将离开故土的郭小河,郭大河以“你天生就是农民”的“精神契约”,彰显了乡土血脉、乡土文化传承的原始理想。女儿回乡后打算结婚,郭大河无不伤感地表示“希望女儿先为家乡作出点贡献,再考虑个人问题”。在“父亲”与“村官”的身份选择中,他始终将个人情感放在第二位,而视感恩、回报集体为最大目标。郭小河在承续父辈传递的传统美德的同时,以创新拼搏的时代新人精神感化了老一辈,这种乡土文化的创新转化是新时代的显著特征。

此外,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开合与伦理道德的固守没有违和感。例如,去省城念大学回乡后,郭小河仍旧选择了和青梅竹马的村民小虎子共度一生,诠释了传统非功利情感的信念和温馨。在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十字路口,以乡土文化来捍卫和坚守我们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显得尤为迫切。就此而言,该片不失为新时代农村变革史、农民心灵史书写的一次新突破。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