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秋:在黑土地上种出红火新生活

2020-09-29 13:18:14 作者: 高向秋:在黑

本文转自【全国人大】;

核心提示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生在黑土地、长在黑土地,她像这片土地一样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和广阔厚实的质朴。从自己种辣椒到带大家一起种辣椒、做蔬菜合作社,高向秋用蔬菜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在黑土地上种出了红火新生活。

秋分已过,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空,大雁正一字南飞。高向秋站在田地里,忙着指导工人们搭建新的蔬菜大棚。今年,她的合作社种植规模又扩大了,只要赶在天气凉下来之前种好这茬菜,社员的收入增长就更有保障。

从只能种三亩半地果腹的农民,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带着大家一起种植辣椒、发展蔬菜产业,在这片黑土地上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一万多亩,带动近百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我没有大本事,就想把乡亲们都带起来,能多帮一个就多帮一个,让大家都过上红红火火的新生活。”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向秋就像这片养育了她的黑土地一样,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和广阔厚实的质朴,每当提起乡亲们越过越好的日子,就忍不住发自内心笑弯了眼角。

高向秋在地里采摘辣椒(高向秋供图)

01

不服输的铁姑娘

1978年,高向秋出生在海伦市海兴镇的一个小村子,当地人以种植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高向秋家孩子多,日子过得拮据,十个人住两间草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穿的衣服补了一层又一层。

因为爸妈要下地干活,还没有灶台高的高向秋,就开始踩着板凳在锅台上热饭,去地里打猪草,帮忙照看弟弟,成了家里的小“顶梁柱”。高向秋说:“那时候买铅笔要1毛钱,我就去捡别人扔掉的铅笔头回来用。可家里的条件也只能供我念两年书,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从学校回家那天,高向秋走在路上大哭一场,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生活。

为了挣钱补贴家用,高向秋很早就去了大连打工。工厂计件开工资,她就早出晚归,每天比别人多做两个小时。“厂子规定每月做满30天就奖励一箱方便面,我一个月不请假就能攒一箱方便面,过年坐火车背回老家,让家里人能多吃点东西。”

那几年的打工经历拓宽了高向秋的眼界,也磨砺了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闯劲,“我是黑土地里摔打着长大的,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娃娃。我什么都不怕,就想做出个样子来”,高向秋说。回到家乡结婚后,她把目光投向了生她养她的黑土地,想发挥出这片富饶土地的最大价值,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02

“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2000年的春天,天气转暖,地里该下苗了。高向秋站在田垄上,看着家里的三亩半地,咬牙作出决定,不种大豆了,改种辣椒。

海伦市有句俗语叫“大豆看龙江,龙江看海伦”。那一年,当地人种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因为大豆属于旱涝保收的粮食,而辣椒这样的蔬菜一旦遇到大雨天,就只能烂在地里。

但也是那一年,高向秋刚刚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母亲。她挂念着自己的孩子,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种辣椒虽然可能血本无归,但一亩辣椒就能挣3000多元,比种十五亩大豆挣得还多。“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再过我小时候的日子了,就咬咬牙种下了辣椒,当时想的是万一赔了,我出去打工还钱,也能养活孩子。”高向秋说。

天公作美,那年高向秋家的辣椒长势不错,可到了丰收的时候,销路却成了大问题。海伦市种辣椒的人太少,客商来收菜的规模也小,收完几家“老客户”的辣椒就“打道回府”。眼看着自己家的辣椒要烂在地里,高向秋急了,找人四处打听,听说客商收购的辣椒都要运到山东寿光后,她有了主意——“山不就我,我去就山”,包辆车把辣椒运到寿光去卖!

说干就干,高向秋找人合伙拉了一挂车辣椒,让丈夫跟车去寿光。走之前她抱着孩子叮嘱丈夫,“辣椒能卖就卖,卖不掉也扔在外面,不能烂在地里,咱们要争这一口气。”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