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家待业”到“朝九晚五”——来料加工产业助力汶川群众奔小康

2020-09-29 15:56:36 作者: 从“在家待业

工作中的石小花

石小花在加工无痕内裤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倡):今年46岁的石小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靠自己的双手上班挣钱补贴家用。

石小花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人,1994年因丈夫工作调动来到阿坝州汶川县。因13岁时的一场意外,她的脚落下了残疾。年轻时石小花也尝试过找个工作干干,但工作单位对自己的态度让她心灰意冷,直到她来到了汶川县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她说:“(来这里之前我)没有收入的,我家四口人,有两个孩子,(我家)就我老公一个人上班挣钱。残疾人不好找工作的,我和这里的(负责)人说了我的情况,她说你来嘛,这儿需要你,你可以在这做。现在(在这里)一天能挣个五、六十块钱。以前光靠老公工资生活上不够用,出去看病经常要上千块钱,现在情况好了很多。”

在汶川县来料加工扶贫车间,还有几十位石小花这样的贫困户实现了从“在家待业”到“朝九晚五”的转变。汶川县来料加工总负责人杨梅说,“我们这有退休工人、有贫困户、有残疾人、还有下岗工人、农民和低保户。年轻人很多出去打工了,剩下这些群体走不出去,有一些是要根据家里的情况,有些家里有病人、有小孩,每天来工作四个小时,一些‘宝妈’、爷爷、奶奶可以来做五到六个小时,一些人(家里没有什么负担的)可以做八到十个小时。”

来料加工扶贫车间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也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东西部协作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深刻变化。正如杨梅所说,汶川县闲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转移就业难度大,大量妇女劳动力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务工。而与此同时,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小商品之都”浙江省义乌市却面临着“用工难”“用工荒”的难题。东西部扶贫协作为两地解决供需、合作发展、互惠共赢搭建了桥梁。

汶川县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内的工人

汶川县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内的工人

2018年,汶川县委、县政府做出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打造产业扶贫全面振兴示范区的决定。中共汶川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小建介绍说,“(汶川)这边依靠农业,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种植水果,受天气、市场影响波动比较大。浙江是从民营经济、来料加工做起的,义乌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优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我们将义乌优势和汶川实际相结合。2018年9月,我们正式和义乌签订了来料加工帮扶协议,加工产品主要是无痕内裤和衬衫。”

要在短时间内让群众知晓、支持、参与来料加工,是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发展壮大的关键。汶川县号召大量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与此同时,还发展了一批经纪人和技术骨干,动员了大量贫困户来扶贫车间实现脱贫增收。杨梅就是经过多次到浙江考察和参加技术培训后,在全县最先建立起来料加工车间的。杨梅说:“我们这边从祖辈下来都是农民,对生产没有概念。通过政府这两年的宣传,效果很好。以前大家听到做一件几毛钱就不愿意做,但现在量上去了,(一人)一天能做几百件,他们就觉得(收入)还是可以的。”

截至目前,汶川县已建成来料加工车间35个,加工工人1000余人;吸纳就业困难人员2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5人、残疾人57人、低保户19人;人均每月增收1300元,熟练工达每月1700元。

杨梅说,以前,来料加工只做一道粘胶工序,现在要完成好几道工序,加工单价也因此涨了不少。当地政府还通过组织群众参加汶川义乌两地举办的来料加工专业技术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来料加工正在从简单化向专业化迈进。而作为藏羌编织挑花刺绣州级非遗传承人的她也有着更加清晰明确的目标,下一步,她想依托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提升来料加工的产业附加值,打造汶川自己的特色品牌。“下一步我想做我们自己的汶川品牌,融入我们的藏族羌族文化。我本身也是藏羌编织挑花刺绣非遗传承人,所以我也想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打造品牌。这样我们的加工费能更高一些,老百姓的收入也能再高一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