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台胞的中秋三地情:千里共婵娟 团圆情不变

2020-10-02 08:00:09 作者: 一名台胞的中

中新网杭州10月1日电(郭其钰 苏礼昊)10月1日一早,台胞游智彬就赶往家附近的菜市场,采购各类新鲜时蔬、肉类和水果。这个中秋节,他将为浙江杭州的朋友们准备一顿特色台湾美食。

自2012年从台湾来到杭州实习,游智彬已在大陆打拼8年。期间,他在杭州创立公司做了老板,也成为一名山东女婿,不同身份让他在中秋节常常往返于杭州、济南和台湾三地。对其来说,尽管每年“去哪过节”这道选择题的答案不同,但不论身在何处,思念不变,团圆不变。

“心在何处,团圆便在何处”

来大陆创业后,游智彬在台湾过中秋的次数越来越少,但他对家乡过节的浓厚氛围仍印象深刻。

“在台湾过节特别热闹,我会和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吃烤肉、吃柚子。”游智彬说,台湾十分重视中秋节,在那一天整个家族都要团聚。

游智彬告诉记者,台湾人过中秋的重头戏是烤肉。不论是在自家院子还是街头巷尾,人们都会摆上案条,生好炉子,在汗流浃背的烧烤过程中与家人共享团聚的幸福。

“几年前我和太太回台湾拍婚纱照,那也是我为数不多回台湾过中秋的日子。”游智彬坦言,创业艰辛让他减少了回家过节的次数,但往返于两岸的时光,也印证着两岸融合发展、割舍不断的情缘。

受疫情影响,许多台商今年没有回过台湾。“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没能回台湾,但我也为亲人寄去月饼,通过视频送上祝福,因为心在何处,团圆便在何处。”

游智彬在杭州创业打拼。 受访者 供图 摄

“两岸对团圆的期待是一样的”

2008年两岸实现“大三通”,越来越多的年轻足迹跨越浅浅的海峡,成就了一段段“海峡情缘”。游智彬也在这一年认识了一位山东姑娘,之后与其结婚生子。

“从那时起两岸间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我太太是浙江大学的交换生,我是台湾政治大学大陆研究所的研究生,我们也是在中秋节相识的。”游智彬说,两岸的开放交流让他受益颇多,不仅收获事业上的成功,还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为方便妻子和父母团聚,近年游智彬也经常回到妻子的老家过中秋,“妻子的家人都在山东,平时她在杭州工作,与父母相聚的机会很少,过节更要多陪陪家人。”

不同于台湾家家户户的烤肉狂欢,山东“大家族”式的中秋晚宴让游智彬觉得,大陆家庭的情感流露更加朴素和含蓄,“虽然表达情感的方式略有不同,但两岸对团圆的期盼是一样的,也体现了两岸一家亲。”

在“新故乡”打拼新天地

在游智彬看来,台湾是其血缘意义上的家,而杭州是他打拼的新家。“日久他乡是故乡,在哪里打拼出一片人生新天地,哪里就是新故乡。”

2012年,游智彬加入台湾高校学生浙江实习团,进入义乌一家箱包企业实习,之后他选择留在杭州,从零开始创业。2017年,游智彬成立了一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公司,事业逐渐步入正轨。

“大陆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这里的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对于大陆的创业环境,游智彬频频“点赞”,“我能体会到大陆创业环境的开放和包容,也能感受到大陆对台湾青年的帮助支持。”

在大陆生活8年,游智彬不仅为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兴奋,也因传统佳节的浓厚氛围倍觉亲切,“只要心怀思念,千里共婵娟,亦是团圆。”

春江花月夜,游智彬和家人在其乐融融中感受着团圆的意义。而对于更多像他一样的台商来说,这个夜晚也承载着他们在大陆创业的追求,续写着两岸共团圆的美好期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