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央视新闻推出人物短视频系列《小康时代新青年》,真实讲述了10位新时代青年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第一期就聚焦了四川眉山市的“硕士农民”刘沈厅。从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他,是当地第一个具有985高校硕士学位的新型职业农民。(10月11日《眉山日报》)
本科、硕士阶段都就读于985高校,学习成绩优异,两获“国家奖学金”,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学生干部,还有成功创业的经历,让刘沈厅拥有一个光鲜、体面的履历,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并非难事。实际上,刘沈厅本来有机会留校工作,他最终放弃了。
曾经刘沈厅也和周围众多同学一样,将理想局限于“房子、车子、票子”上面;然而,母亲突发疾病去世的家庭变故,让他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他认识到以往的“自私、狭隘和精神的匮乏”,他选择了将个人的奋斗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就像最近热播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所倡导的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和那些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老农民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刘沈厅有何过人之处?职业农民不是一个与生俱来、先天赋予的身份,而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角色;伴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经验,还要懂管理、会经营、善开拓,具备与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博弈的能力。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刘沈厅种植的猕猴桃曾被有机肥“烧”死;在挫折面前他没有气馁,而是自主研发了一些专利,解决了传统种植难题,还免费进行了技术推广。
在不少村庄空心化的当下,“985硕士农民”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刘沈厅不仅自己在创业上有所成就,还担任大学劳育导师和乡村振兴学院农业专家,培训全省300余位职业农民。这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努力改变身边人的生存生态和命运。
焦波导演的经典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山东淄博农民杜深忠叹息,在土地上“花十分代价以后得不到三分收入”;不是传统农民不努力,也不是“土地不养人”,而是传统农民难以适应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难以从土地上得到足够的馈赠。以刘沈厅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学以致用,还主动和市场对接,“希望的田野”给他们以应有的回报和激励,让他们同样既有前途也有“钱途”。
在社会流动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价值实现路径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下,新型职业农民不论是种树还是养牛抑或做农村电商,同样可以“人生出彩”,同样可以让家乡更加富强、美丽。乡土大地不仅可以“留住人”,还可以养人、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