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派若过于放任不管,也将会有走上偏路的时候。
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科学理解手型的意义
我们把历史的过程简单化,想象一下,在几百年前键盘乐器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作为一项新事物,一开始就会有手型这种东西吗?钢琴的发明是为了锻炼人们的手型吗?
不!钢琴的发明是为了演奏好听的音乐!
是有了“为了让音乐声音的处理达到极致”的目的,才根据目的,钢琴家们不断地练习、研究,形成了一套达到目的的方式——包括手型在内的一系列弹奏方法。手型是钢琴家们是在声音的引导下,在表演艺术的规范下,才诞生的一个概念。
因此,所谓“正确的手型”,是最初的钢琴家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验证,在很长的时间里,总结出来的一套性价比最高的——可以覆盖任何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同时又最轻松科学的——发力技巧和姿态形体,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各种新的音乐形式风格,会继续不断地优化调整。
“正确手型”出现的初衷,是以表现出合理、好听的音响效果为导向的。因此,大部分“严格派”照本宣科,固守传统,把标准手型的教育视为钢琴启蒙期的标准,忽视声音的表达,以一套固定的动作模板来规范学生的弹奏,是绝对的歪路,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也证明的老师钢琴教育理念的刻板、过时。
手型的处理是需要成长的,无法一步到位的,在不断学习更高程度的曲子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更好的音响效果,我们的手型会不断的调整、优化、进步。在这个角度去理解手型的意义,是比较科学的思路。以表达正确声音,去引导学生弹琴,是比较科学的教学思路。
4、那手型还要教吗?
我的理念是:硬性的手型问题要改,其余自然成长,不必过分苛求。在学琴前期,抓住手型的一些关键要素即可。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在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下,用自然派的态度去面对手型教育。
在明确了“用正确的声音引导弹奏的方式”这个原则的前提下,再规范一些硬性错误,避免养成习惯;而其余仍有的一些不足和不自然的部分可以忽略,因为随着时间和大量的练习,这些问题都会自行解决。
这样教育的结果是什么?我的教学经验成果显示,当你以这个思路去教学的时候,学生们的手型最终会成为我们所理解的那些正确手型的样子,大同小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比起被严格要求动作规范的那些学生,这些学生更能生理上地理解到“自然”、“放松”的感受。
所以问题来了:哪些是必须纠正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不足和不自然?
5、个人在教学中会纠正的错误
折指: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早期不纠正,后期孩子都全部用折指去弹琴的时候,真的惨不忍睹;
晃/压手腕:基本的发力方式错误,靠手腕下压的力量去弹琴;
手腕位置过低:发力主要靠手指,上限最多到手腕,手臂力量很难参与到弹奏上来,无法适应以后中高级别曲子的要求。小窍门:纠正手腕位置,可以尝试着纠正大拇指与琴键的角度。因为大拇指的位置决定手腕的自然水平程度。
弹奏时其他手指紧张:有些人在弹奏23指时45指会翘起,弹45指时23指会翘起,这个情况其实要改正是比较容易的,改正过来也有利于弹奏的放松。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指令:“这一遍弹奏时5指/2指不要翘起来,能做到吗?”,你会发现其实在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是能够很快做到的,只是之前自己没意识到。
其他的欢迎补充^_^
6、我个人认为视情况可以暂时跳过/暂缓的一些问题:
小拇指侧躺:学琴初期,大部分人小拇指没有独立站立的能力,所以他们会用小拇指侧躺的方法去弹奏,这个问题通常当下无法解决,或者解决得很生硬,这个问题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之后会具备解决的能力,所以可不急于当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