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尊重生命”,郭琳作品研讨会在重庆文学院举行

2020-10-27 23:57:31 作者: “关注心灵,

文/罗晓红

“关注心灵,尊重生命!郭琳的系列短篇小说无不触动我们隐秘的心灵深处那根感动之弦……”这是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在会上对郭琳作品的由衷评价。10月23日下午,秋阳高照,“郭琳短篇小说作品研讨会”在重庆文学院顺利举行。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陈川,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刘运勇以及木兰、赵历法、贺彬、唐力、泥文、程浩等来自重庆文学评论界、小说界、诗歌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重庆文学院办公室主任彭小容主持会议。

会上,郭琳介绍了自己走上写作道路的历程,她坦言,自己生在陕西西安,长在四川江安。1996年8月在重庆开启了记者生涯,就此和文字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在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深入山野、街巷、法庭、监狱、手术室、殡仪馆等场所,奔走于诸多新闻事件人物的家庭之中,倾听、记录、积累了大量素材。从1996年开始,郭琳采写的文章和负责的栏目多次荣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全国青年报刊好新闻奖、亚洲艺术节好新闻奖、重庆新闻奖;2017年,被重庆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评为“重庆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2019年,由于履职出色,被中国民主同盟重庆市委会评为优秀新盟员。

虽然工作出色,但郭琳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出了问题,2014年她进行了腰椎手术,2019年双眼更换了人工晶体,但她仍坚持写作,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闺蜜》、中篇小说《老宅》《猫》以及大量散文和短篇小说数百万字。

谈及写作初心,郭琳说:“我为社会责任而写作,希望通过文学的方式为民众发声,成为他们的扩音器。”郭琳透露,自己的短篇小说中,每一个主人翁皆有真实原型,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她在多年的采访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属纪实性的文学创作,文章中的主人翁有医生、保姆、侏儒、村妇、养女、快递小哥等。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抽丝剥茧,详细深入地剖析了郭琳作品的亮点。并从小说的语言、结构、人物塑造、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作了高屋建瓴、深入细致的解析。同时,针对小说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重庆文学院院长、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邓毅认为,青年作家郭琳系列短篇小说“关注心灵 尊重生命”,作品小人物多,人情味浓,没有霹雷闪电,只有日常事件,小说题材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和社会关系。在艺术上改变那种粗陈梗概的方式,着力生动的故事情节的描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把塑造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为短篇小说创作的重中之重,把曲折复杂的情节当作逐步强化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命运发展史的手段。通过形象再现生活,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

在他看来,郭琳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强化个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思索,叙事技巧、人生阅历和艺术功力,能够传达出驳杂的城乡人生经验,展现时代精神。

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会员赵历法谈到,郭琳的新作《小站》等系列短篇小说,是作家平民化写作的人性回归的一次探秘。她的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意旨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之源,作品显示出作者文学本真追求的创作方向,其笔头也正在试着探向社会学领域。

他认为,郭琳小说构思奇特、巧妙,语言洗练干净、张驰有度、奇异新雅、意蕴厚重。她犀利的笔锋直抵平民日常生活的内核,大量平民日常生活的呈现,较为全面地揭示出他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制度结构的内在联系,而他们的生存现状,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却正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根源所在。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