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从第一声啼哭到嗷嗷待哺,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这是每一个健康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这个过程,给当妈妈的带来了偌大的欣慰和无尽的快乐。然而,这一页,对生活在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港口社区的韩素芹夫妇来说,却是个空白……
1981年,韩素芹夫妇都沉浸在生子的喜悦氛围中,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现如今又多了个儿子,这日子过得也算舒心和满足。她细心呵护着儿子“毛毛”,日子一天天地过着,不知不觉中,儿子6个月了,她虽是初为人母,但也听别人用“三翻六坐”来形容小孩成长阶段性的特点,6个多月的儿子都应当会坐着了,可是,她却连孩子翻身都没有看见过,越发觉得自己枕边的儿子有点不对劲儿。就这样,韩素芹夫妇决定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几家省内大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均是孩子患有脑瘫。韩素芹一家子如坠深渊,她和家人抱头痛哭,哭肿了眼睛,哭哑了嗓子,却逃避不了儿子患病的现实。
作为一个母亲,韩素芹面对儿子患病的事实,她不甘心,更不死心,决定不惜一切为儿子治病,跑遍了上海、北京、蚌埠等多家医院,经过多方求医,医生告知她孩子患的是重度脑瘫,孩子能活多长时间,就看当父母的怎么照顾孩子了。这个结果是她不愿相信却又无可奈何……家里亲戚听医生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就劝她把孩子扔了,不然会是一辈子的累赘。坚强而又倔犟的她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好好照顾儿子,她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她用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一直坚持着。儿子不晓得母亲看似慈祥和蔼的面容背后,隐藏着多少的愁苦与辛酸!韩素芹的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每天这么辛苦,也禁不住双眼饱含泪水,心疼自己的孩子,更心疼妻子。
虽然也有亲朋好友劝她放弃,可是她不听,她的骨子中有一股韧劲,她暗下决心:不论今后的路有多艰辛,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要好好地照顾儿子一天。从此,她的日子就像复制粘贴一样,每天早起晚睡,习惯了深夜起来给儿子盖被子,抱着50多斤的儿子上厕所,尽管有时一抱就是半个多小时。如今儿子肌肉已经严重萎缩,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具备一点生活自理能力和意识,像是一个大婴儿。由于天生没发育好,她就把饭菜捣碎后喂到儿子嘴里;儿子不会说话,生活全凭母亲的感应,每天夜里,只要儿子一点动静,她总是一骨碌起身。尽管照顾的细致,但儿子有时候还是会弄脏裤子,她就及时把衣物都清理干净,不让儿子有一丝的不舒服。
怀胎十月,每一个母亲都想象着孩子健康成长,期盼着孩子开口叫一声“妈妈”,但这一切对于韩素芹来说,却是不能实现的奢望。孩子从出生到被确诊为脑瘫至今已经走过37个年头。这37年里,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但她从不后悔,她总说,“儿子需要她,她哪里也不去。”这位平凡的母亲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并且三十七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仍将继续照顾着……
韩素芹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老两口虽然是退休工人,但因为儿子患病,加上这些年劳累,韩素芹检查出肾部肿瘤,手术花去了大部分积蓄,每隔几个月还要去医院复查,生活十分拮据。她还是社区里的志愿者,每当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她都是第一个要参加。平时,谁家有需要帮忙的,只要她有空闲,总是第一时间帮扶,邻里们都非常信任她,敬佩她。她本身也是名党员,她时刻不忘拿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提醒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母爱是伟大的,不管前路崎岖,韩素芹都会牵着儿子的手一起走过。她用自己点滴付出践行着一位母亲的无私大爱,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孝老爱亲的时代内涵,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