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上海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系列重新起航

2020-11-01 01:21:27 作者: 资讯 | 上

在按下“暂停键”近一年后, 上海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线下版将重新启动,以 陈默也、王之炅两位“宝藏”音乐家重回观众视野。他们将于 11月15日、22日先后在上海大剧院奏响钢琴、小提琴两场独奏音乐会,拉开新冠疫情后的沪上“首秀”。

2018年诞生的新品牌“一个人的古典”独奏家系列演出,源自上海大剧院多年来的“青年艺术家系列”,邀请世界各地的新生力量和圈内大师,“以独奏、独唱、独舞、独角戏”等一位艺术家为主导,着力于挖掘高品质、高品位、有内容的“宝藏”艺术家和值得聆听和上演不多的曲目。

不止于名家名团,“一个人的古典”致力于为比赛获奖青年选手、圈内知名、但大众知名度不高的演奏大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构建更开阔的演出市场,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享受到高品质、低票价的演出,感受艺术带来的启迪。

10月30日,此次即将上演独奏音乐会的陈默也和王之炅在上海大剧院与媒体见面,两位艺术家均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尽管同样是年轻一代音乐家中的佼佼者,两位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却截然不同。

王之炅年少时便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14岁时夺得最受瞩目的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并与梅纽因本人合作,之后又屡次在芬兰西贝柳斯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等重量级赛事中获奖,属于少年成名的“天之骄子”。27岁才开始在悉尼国际钢琴比赛、辛辛那提国际钢琴比赛等国际赛事中获奖的陈默也,属于“大器晚成”型,近年来他签约环球音乐,并在球最大厂牌录音棚德意志留声机(DG)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四种文化》,并在去年沪上的独奏音乐会中收获一众好评。

出生北京的陈默也,对上海大剧院而言是一位“新朋友”,此次音乐会也是他的大剧院“首秀”;而王之炅却早已是大剧院观众的“老朋友”了,她几乎参与了所有大剧院的“高光时刻”。

早在1998年上海大剧院开幕时, 15岁的王之炅受邀登台演奏《梁祝》,这也是她的《梁祝》舞台首秀,奠定了她作为新一代《梁祝》最佳诠释者的基础。 上海大剧院落成十周年时,大剧院向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举荐了获得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大赛的王之炅,促成了百年老团与25岁提琴才女的“世纪合作”。

在11月即将上演的两场音乐会中,陈默也与王之炅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德奥经典曲目,莫扎特、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这些西方音乐史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作品,将再度以独奏形式在大剧院舞台奏响。

颇具玩味的是,两位艺术家对安排音乐会曲目的观点几近相似,在陈默也看来,音乐会的曲目安排需要有一个主题,曲目也代表了一种文化。11月15日的音乐会中,他将以六首经典作品与改编曲,展现李斯特和舒伯特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延伸改编和传承发展的意义。

对于王之炅而言,一场音乐会或是一张CD,都是在诉说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她将22日的音乐会中携手 钢琴家王鲁(下图),以不同风格作品的“化学反应”来凸显不同时代作曲家的关系与历史脉络。

疫情的突如其来,让整个演出行业都几乎陷入了“停滞期”。大批国外乐团与艺术家无法进入国内市场演出的当下, “一个人的古典”系列也将视野转向了本土实力派音乐家。明年,钢琴家 邹翔、陈韵劼和中提琴家 梅第扬将先后登台“一个人的古典”。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