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医部的故事︱他建议为特区建设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早期来深建设者立碑

2020-11-04 21:21:49 作者: 留医部的故事

来源:读特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深圳经济特区草创之际,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林博文被分配到深圳工作,参与和见证了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近期,已经退休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原骨科主任林博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所经历的“留医部故事”。谈及那些早期付出青春和牺牲生命的来深建设者,他认为深圳市应该为他们立碑,以纪念他们当年的付出。

2006年,林博文在科室。

承担来深建设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只有人民医院这一家综合医院,承担了全市来深建设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甚至临近深圳的东莞凤岗民众也过来求医。”林博文介绍说,其是广东汕头潮阳人,1958年出生,1978年考上中山医学院,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深圳市人民医院。

在林博文的印象中,他刚到深圳经济特区工作那几年,特区正处于第一波飞速发展阶段,“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尘土飞扬,那时候属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可以说生产安全意识很薄弱,安全防护很不到位,建筑工地上受工伤的人员很多,主要是颅脑创伤和骨折创伤,所以我们骨关节外科每天都要参与救治这些病人”。

随后,深圳又大量办起“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来打工。林博文回忆说,当时这些工厂对“打工仔”“打工妹”的安全防护也非常差,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几乎每天都有受伤的工人被送过来救治。他们都是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小姑娘,年纪小的甚至才十四五岁,让人看了很心酸”。

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离医院不远处有一家加工皮带、袋子的外资工厂,经常有工人手指受工伤送来救治。“那些工人都很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他们每天都要上班十几个小时,不加班工资就很低,所以天天都加班。工厂用来生产加工的机器又很危险,基本没有什么防护装置。因此,工人一犯困,手指就容易被机器刺中或压坏。”他痛惜地说:“那些被机器刺穿手指的工人已经算‘走运’的了,有些工人是三四个手指被压烂,送来后只能切除掉。都是十多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我们真的觉得很可惜和痛心。”

林博文认为,深圳经济特区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这些早期来深建设者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他建议深圳市政府建一个纪念碑,用来纪念当初为建设特区付出青春和牺牲生命的早期建设者们。他表示:“我认为,不能把他们遗忘了!特区光鲜的外表背后,有他们付出的血汗,他们是特区的‘拓荒牛’。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特区的今天。”

负责救治转运过来的“汶川地震”伤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及其周边发生一场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全国人民的关心。5月下旬,为使大量伤情较为稳定的重症伤员得到更为充分的治疗,卫生部、四川省和有关省(区、市)制定了伤员转运治疗方案,计划到5月底向20个省(区、市)转送伤员。其中,根据上级安排,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中医院这4家三甲医院被定为深圳市的定点收治伤员医院。

5月22日凌晨,来自灾区的首批60名伤员抵达深圳机场。伤员中,17人送到市人民医院,15人送到市第二人民医院,11人送到北大深圳医院,17人送到市中医院。这些伤员大部分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人,全部由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转送来,多半为骨伤伤员。随后,深圳又陆续接收了几批来自灾区的伤员。

“当时,我们医院骨科是深圳市接收汶川地震伤员最多和伤情最重的科室,最后的治疗效果都很好。”林博文告诉记者:“人民医院总共接收了40多名汶川地震伤员,全部集中在骨科,由我总负责。因为我当时是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在创伤骨科和关节骨科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市卫生局指名由我总负责。”

“当时,为了努力给伤员们营造一个‘家’的温馨环境,我们在各个细节上都考虑周到。我们医院在骨外科专门腾出了60个床位的病房,都是全新的床单和被褥,甚至连病服也是全新的,每个床头都摆放着一束鲜花和一些生活用品。为了让病人及其家属吃得好,医院还特意请了3个四川厨师专门负责膳食。”林博文回忆说,当时全院全科室都进行了总动员,要求一定要圆满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