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含量,双创教育方能走远

2020-11-17 06:45:39 作者: 提升技术含量

从近些年的高考志愿看,我国高分考生对大学和专业的偏好表现出高度的趋同性,众多考生都希望上北大和清华等“重点高校”,在选择院系时很多都希望进入经济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在专业选择上很多都偏好金融学,期望毕业后进入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工作,从而获得高收入。《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9—2015年的7年里,金融是我国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在全行业平均工资的1.9倍上下浮动。而制造业的平均工资长期低于全行业,2014—2019年间,制造业平均工资与全行业平均工资的比值连续下降,由2014年的0.91倍下降到2019年的0.86倍。同一时期,IT行业平均工资与全行业平均工资的比值由2014年的1.79倍微降为2019年的1.78倍,科技行业由2014年的1.46倍微升为2019年的1.47倍。

可见,近年来我国与科技、IT、制造相关的主要行业在“双创”时代并没有表现出工资显著增加的态势。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尽管从国家层面上需要大力发展与科技和创新相关的理工学科,但是国家需求与市场需求有明显的错位。市场的力量似乎表现得更强势,使得近年来高等教育理工科的占比大幅度下降。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些主要经济国家的理工科占比却在上升。《科学与工程指标2020》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理学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占比为6.9%,高于俄罗斯(3.0%)、日本(3.1%)、西班牙(5.5%)、意大利(6.5%),但是低于韩国(7.4%)、法国(7.9%)、澳大利亚(8.1%)、加拿大(8.9%)、美国(9.7%)、印度(13.9%)和英国(16.8%)。2010—2016年美国理学本科毕业生数占比由7.6%增至9.7%、英国理学本科毕业生数占比由11.2%增至16.9%,而我国理学本科毕业生数占比由10.4%降到6.9%。此外,美国劳动力中具有理工科高等学历的占比从2003年的3.9%逐年提升到2018年的4.9%。以创新创业著称的斯坦福大学,在2010—2020年期间,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学科)本科专业的学生大幅度增加。

3 让创新创业教育插上技术的翅膀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提高到全球前两位。通过对外开放,我国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问题,还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产品市场。关于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还是替代的,在国际贸易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笔者基于我国外资外贸的实证研究,认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所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即资本与技术相关联,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理论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当我国鼓励和吸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时候,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的技术进步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的关联。

创新创业也与技术关联。以个人或团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与其所受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创新创业所属的行业密切相关。在创新创业的四种基本模式中,贸易模式、产业模式、服务模式和智源模式所应用的技术在高度、广度、密度、深度和强度等各个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各种创业应该均衡协调发展,尤其不能忽视与技术关联更加紧密的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在工业化阶段,一般的制成品是机电产品,如手表、自行车、电视机、汽车等,通过拆解相对容易知道其结构和原理。但是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机、带AI技术的新型汽车等产品,对于用户而言其结构是个黑匣子,无法通过拆解去了解。核心技术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模仿来学习和掌握,必须有更多的本土人才进行自主研发。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方兴未艾,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如虎添翼,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不足之处。各院校、各院系、各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相互独立,关联的技术差异性大,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书本知识关联多,与实践能力关联少;与技术应用关联多,与技术研发关联少;与虚拟经济关联多,与实体经济关联少;与服务行业关联多,与制造行业关联少;与软性能力关联多,与硬性能力关联少;与短期发展关联多,与长期发展关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