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班三队:胆气壮起来眼界开起来手脚勤起来

2020-11-18 10:40:12 作者: 曼班三队:胆

“卖鲜鱼咯,卖鲜肉咯,还有米干和腌菜!”

一声声清脆的叫卖通过扩音喇叭在山间回荡,远处山岚萦绕,茶树婆娑,路旁的三角梅开得正艳,每天上午10时许,傣家小伙岩温都会开着小货车在曼班三队的村头售卖。

曼班三队位于中缅边境布朗山地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的一个拉祜族村寨,拉祜族曾世居在广袤无边的老林深山中,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也称“直过民族”。

“你男人好久没见着了,到哪里好在去了?”岩温笑着问前来买鱼的娜四,“哪里好在,一早就上山去给茶树除草了,挣不着钱,咋还欠你的账哦。” 身着一条绿色傣裙的娜四是老村长扎革的女儿,从小跟父亲学得一身打猎的本事,在布朗山远近有名。

岩温叫卖了许久,全寨子17户人家,三三两两出来买菜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男人们要不在自家的茶地里,要不就在邻村的坚果地里。

布朗山深处的曼班三队 张帆 摄

“种什么,长什么”的宝地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如果仅从曼班三队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很难相信这里2014年被列入深度贫困村,全寨子17户58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曼班三队有林地 3439亩,耕地 502亩;平均海拔 888米,年平均气温 23℃,年降水量 1374毫米,阳光充足、湿润多雨、物产丰富,是一块“种什么、长什么”的宝地。

但贫困的事实却摆在哪里。“寨子里很缺粮,大概七八户人家存有几袋粮食,来年二月就没吃的,得靠救济;村民像样的衣服没几件,而且几乎是一年穿到头。”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曼班三队从事扶贫的勐海县扶贫办原办公室主任周成华回忆道,“人怕生得很,见人不抬头,也不说话,男人不外出,外面的女人不愿嫁进来。”同为拉祜族的罗晓捌作为工作队队员前后3次驻点曼班三队,说起当初进寨子的光景,“村民住的都是叉叉房,茅草房,平时背着些山货、野菜到邻近村寨换粮食,当时心想怎么还有这样寨子啊。”

2008年西双版纳州边防支队前往曼班三队送物资 图片来自云南网

据周成华介绍,为改变曼班三队的贫困面貌,2001-2003 年,当地政府投资统建新房,将该村从深山整体搬迁至交通条件较好的相邻曼班一队公路旁,但村民们以“远离耕地、生产不方便”为由,5 年间又先后自发搬回深山老寨。2009 年,政府再次对该村实行整体搬迁,搬至现居住地。经过这次搬迁及多年的配套建设,村民住上干栏式木楼房,生产生活逐步稳定下来,人均纯收入从 2008 年的 350 元增加到 2014 年的 2380 元,但仍整体低于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同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低保、边民补助、生态补偿等政策性转移支付,家庭经营收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端着金饭碗,却只能讨饭吃,文化素质跟不上时代是重要的原因”。现任曼班三队驻村工作队队长罗志华说,全村 16 岁以上的成年人几乎都没上过学,目不识丁的文盲十分普遍。多数人听不懂、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无法与外界交流。有的外出看病、办事需要翻译。长期离群索居,村民们形成了较强的自我封闭心理,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全村 58 人中,仅有 2 人到过县城,多数人从没有走出过村寨。如果当年收成好,粮食能够来年吃,绝大多数村民来年就不想种地了。

随着路、电、水、网、房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素质性贫困成为曼班三队脱贫的“拦路虎”,帮助村民们破除封闭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增强发展主动性,自2015年底进驻曼班三队后,罗志华和前后7名队友们就围绕这些忙乎着。

“听到村民说,我们就是太喜欢休息了,这话我等了5年了。”

快近中午,娜四的男人扎约从茶地回来了,接连几天,操作割草机给茶树除草,精壮的扎约也累得腰腿酸疼,正巧寨子里来了药贩,娜四换了件蓝花底的夹克,和男人一道在药摊挑药。

按村民的说法,扎约是娜四从外村招上门的男人,问及扎约哪里好?20米外能一枪放倒野猪的女猎手哈哈笑起来,“啥样都好!”“能干、勤快!”娜四努力用普通话回答。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