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做孩子们心中的一束光!杭州小伙辞高薪工作扎进深山
央视网消息:从浙江杭州到贵州黔西的距离有多远?如今,即使是最快的高铁,都需要八个多小时。十一年前,杨明从杭州的一家外贸公司辞职,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一头扎进了黔西县的大山里,到现在也没“走”出来。
执念藏心间,怎言“断舍离”?
杨明要去贫困地区支教的心愿,甚至可以追溯到2004年。那一年,他刚刚高考完,骑行路过安徽祁门时,一面公益广告牌吸引了他的目光,让他产生了在这里支教的想法。两年后的暑假,他再次回到祁门,实现了这个小小的愿望。
大学毕业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后,2009年,杨明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开启新一段支教生涯。在此之前,曾就读于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他,在迪拜、杭州工作过,月收入过万元。十几年前的月入过万,是多少人眼里的“金饭碗”,杨明却辞职辞得毫不含糊。
水泥房校舍、上课敲钟,课间活动只有丢沙包、滚铁环……这样的学习环境,一股熟悉感油然而生。上世纪90年代初,杨明在杭州萧山的农村里上小学,学校由老祠堂改建。 “时代变化太大了,我在家乡已经看不到童年的影子,但是在贵州的大山里,我好像回到了我的童年。”
别人把支教当生活体验,杨明却在这件事上较起了真。2010年,其他支教队员纷纷离去,杨明却选择考取了贵州省黔西县特岗教师,去到更偏远的景山小学教书。
当是走是留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杨明面前时,一晃已经到了两年后杨明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刻。“六一”节,除了给孩子们送礼物,杨明还教他们唱周华健的《朋友》,“没想到那次孩子们都哭了,虽然我没说过自己要走,但孩子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六一”节后,杨明带着孩子们去镇里参加小升初考试。路有些远,有个孩子就提议,给杨明唱首歌,说是送他的礼物。“一句话,一辈子,不要走,留下来……”稚嫩的歌声,就是之前孩子们刚刚学会的《朋友》。
杨明说:“当时我听完,心里真的很纠结很纠结,孩子们的眼泪比什么都重,孩子们哭,我也跟着一起哭。”
他又一次留了下来,与其说孩子们扯住了他的衣角,不如说是扯住了他的心,十多年也没有撒开。
家访走出“长征路”
支教第一年,杨明的班里转来一个学生,每天都穿着雨靴,拄着一根长长的木棍来学校,有时候全身都是湿的。杨明觉得诧异,国庆放假前,他就跟着男孩一起回家,看到一路的泥泞和污水坑,甚至还有野狗和突然从草丛里蹿出来的蛇,杨明明白了,这根木棍既是拐杖,也是武器。
没多远的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学生家长看到杨明,一脸惊讶,“你是第一个到我们家里来的老师。”
也是从这时候起,杨明开始了他漫长的家访路。“一个孩子这头喊一声,那头是能够听到的,但是要上山下山。”声音轻易可以穿过的距离,用脚步丈量起来却出奇的遥远,穿坏的无数双鞋子,便是最直观的“计步器”。
这些年来,杨明辗转六所学校、走过30多个村落,有时需要留在村民家中过夜,他尝遍了百家饭。合计上千公里的家访路,把他走瘦了十几斤,皮肤黑了,皱纹深了,从意气风发的高校毕业生走成了已有大半头白发的中年人。
“蜡炬成灰泪始干”
清晨,大山里的天依然漆黑,杨明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宿舍,开始在公共卫生间洗洗涮涮。尽管宿舍的房间看起来有些简陋,但就在几年前,杨明的“宿舍”,都还只是教室里的一张折叠床加一床被子。教室被用作食堂后,杨明就“落户”到了不足五平米的储物间。
杨明总是随身携带糖果,因为低血糖,说话太久就会头晕无力,颈椎、腰椎、膝盖也都多多少少有些问题。早年间,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来处理,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经常工作到后半夜,落下了一身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