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 为了“大家”她舍弃了小家

2020-11-21 02:03:02 作者: 【我的扶贫故

原标题:【我的扶贫故事】 为了“大家”她舍弃了小家

我叫罗竣凌,今天我要来讲讲黄泥塘镇黄泥村党支部书记许丹的扶贫故事,而这个人正是我的母亲,她为了黄泥村这个“大家”舍弃了她自己的小家。

母亲是2003年12月到原黄泥塘镇社区居委会(现黄泥塘黄泥社区居委会)参加工作的,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6月由于脱贫攻坚工作需要,调整到黄泥塘镇黄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见到母亲的时间屈指可数,就算见到母亲,她的电话也总是响个不停,她的通话对象大多是自己的村民。曾经我算过一笔账,一年365天,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2016年7月,为了知道母亲每天在忙些什么,我选择到黄泥塘镇人民政府实习,当时由于被安排到武装部工作,未能体验到母亲每天的工作。

2017年12月,我进入原大方县新闻信息中心(现大方县融媒体中心)工作,根据单位安排,我负责黄泥塘镇和雨冲乡的新闻采写工作,也是从此刻开始,我渐渐理解了母亲每天的早出晚归。

黄泥村是黄泥塘镇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2589户8861人,辖16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194户594人,而他们村两委班子只有9人,工作难度之大,工作难度之强可想而知。

2018年,毕节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大方县拟定为2019年脱贫县,自此母亲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她的“大家”上,而对于我们这个小家,好像就未曾出现在她的计划之内。

我和母亲能够遇见,也是因为工作。2018年10月,我接到任务安排,准备对母亲和黄泥塘镇黄泥村返乡创业人员郑修贵进行采访,而采访联系人正是我的母亲——黄泥村党支部书记许丹。而电话联系母亲时,电话被挂断,母亲回复的消息是:“正在走访贫困户。”那时候的我哭笑不得,来采访居然被拒绝,而后没办法,只能转而联系黄泥塘的宣传负责人蒙朝秀。

在采访过程中,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了他人对母亲的评价:许支书在我们镇是一个很优秀的村支部书记,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起来,他们黄泥村贫困发生率从9.04%降低到0.48%,而这个数字的降低是许支书和她的村委干部,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作,一起努力得出来的。

介绍完黄泥村的工作后,蒙朝秀就冲着我说:“小记者,给你讲个另外的故事,许支书为了黄泥村能够顺利脱贫,据说连他的儿子给他打电话都不接,而且还给他儿子说‘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要是群众刚好要咨询我扶贫政策怎么办’,听说他家孩子也工作了,就是不知道在不在脱贫攻坚一线,也真的希望他的孩子能够理解他的母亲。”

蒙朝秀不知道,她口中许支书的儿子,用了另外一个身份正站在她的身边,记录着自己母亲的扶贫故事。

也是因为这次采访,获得了与母亲相聚的短暂时光。和母亲走在黄泥村内,走到一户,群众便和母亲打招呼,和她走在一起,听得最多的话就是“许书记来了”“支书来吃西瓜”“支书,中午走我家吃饭哈”“哎呀,没得啥子需要的”“身体都好的”“你要是有什么问题,要记得给我和村委打电话”

2020年8月,由于工作变动原因,这篇报道,也成为了我在大方工作期间,写出关于自己母亲唯一的一篇报道。那个时候,母亲经常给我说:“你是负责黄泥塘镇采访的,怎么感觉黄泥村不属于黄泥塘呢?”

有时候回到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给母亲和在教育扶贫一线的父亲开玩笑说:“现在我回家,就是‘留守儿童’,你们回家就是‘空巢老人’”。而母亲听完这句话,笑着笑着就哭了……

作 者:罗竣凌

编 辑:刘洋旭

核 对:范 宇杨 娟

编 审:刘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