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大筛”首日:初雪里的百万个天津故事

2020-11-22 10:38:42 作者: “滨城大筛”

志愿者 给老母亲准备好14天的降压药

全民检测,让那些平时与疫情相隔甚远的人,成为了筛查的援手。

从11月21日开始,高新区管委会、海泰集团党员干部700余人全员上岗到位,在三个片区114个检测点位,按照每三人一组两班倒的方式,配合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新区多所学校的操场也临时设置了核酸检测点,平日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您跟我来,请保持一米间距……”

在天津开发区第一小学核酸检测点,四年级班主任邓冰正引导10位居民有序进场,进行核酸检测。她身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可是由于镜片外的雨雪和镜片内的雾气,她几乎看不清什么东西,有时候不得不摘下护目镜。“昨天学校仍然在正常上课,我放学送走学生后,就开始为今天做准备工作。我分在引导组,负责引导居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核酸检测,要熟悉现场所有规则和流程。”

前一天晚上直到9点,邓冰老师才回到家中。邓冰的母亲今年已经78岁高龄,双目失明且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作为独生女,平时都是邓冰下班后在家中照顾老人。

按照滨海新区全员核酸检测计划,这次行动将持续2-3天,邓冰给母亲准备出了14天的降压药。“我妈妈是位老党员,听说我要参加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她非常支持,主动要求去表姐家待着,不让我有后顾之忧。今天早上我6点就出家门了,临走时给妈妈准备好了14天的药,因为不知道检测结束后学校还会有什么安排,做好随时待命的准备。”

这已经不是邓冰老师第一次离开母亲这么长时间。去年,她因为专注给外出春游的学生们拍照而不慎摔倒,手腕骨折做了手术,在医院住了半个月。而她却怕母亲担心,说她出差了。直到现在,邓冰的母亲都不知道这件事,“母亲双目失明,看不到我的伤口。我只要让她听到我的声音是快乐的,她就放心了。”

在南苑社区,居民任凯生得知此次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后,第一时间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21日一大早提前上门通知各楼门的居民依次有序进场,错峰接受检测。为抗疫尽一份力。“今天赶上下雪,天很冷,为减少老百姓排队等候时间,我们必须把流程一个个衔接准,每一个环节不出现停顿,检测工作会越来越快。前面还剩一两组在排队,我得赶快通知下一波居民下来检测。”

在生态城,志愿者陈琳负责数据录入工作,需要要准确的输入核酸检测人的身份证、手机号等相关信息。在平时对于习惯了办公室工作的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今天却有些不同。“今天说实话,太冷了,我穿着这个羽绒服,然后外面还有防护服,还是冻得手冰凉冰凉的,然后手一直不停的在搓啊搓,然后感觉关节都要酸了。”

生平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开始的时候陈琳感觉觉得有点儿新鲜,体会到了什么是抗击疫情人民战争的参与感。“很快就变成了非常非常的累,紧张的就是我就一直在低着头,然后也没注意抬头,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雪”。

新区居民:“大冷天大伙都不容易”

没有人希望疫情发生在自己身边,但是当疫情不期而至,全民的积极响应,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底蕴。

“社区组织大家排队走到检测点,我们腿脚不便,就赶紧打车过来了。”21日早上9点,新区泰达街芳林社区贻心小区的龙阿姨早早和老伴来到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龙阿姨和老伴的检测进行得又快又顺利。她告诉记者:“全员核酸检测,大家都安心。孩子嘱咐我们抓紧去检测,我们也愿意配合政府。现场的工作人员做得很周到,检测帐篷也多,流程清晰,这样排队就很快,大家就很有效率。”

同样是在这个检测点,居民孙荣侠早上8点多就在楼下集合,由社区组织统一进行检测。检测的消息,前一天晚上单位和社区都进行了通知,有了“双保险”。“我们社区群里通知大家做核酸检测了,物业组织大家在楼下点完名之后,9点我们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