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做对的三件事,让他位及人臣,光耀千古

2020-10-17 10:32:40 作者: 长孙无忌,做

长孙无忌,凌烟阁第一功臣,尽心辅佐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一生位高权重。虽然最后被自己的外甥赐死,结局不太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唐初名臣辈出的年代,长孙无忌也不敛其光芒,称得上一代人杰。个人觉得长孙无忌做的最有价值的是,三件关于天下的大事。

长孙无忌画像

第一件就是玄武门事件的直接倡导者

都知道李世民的上位是充满血腥的,是踩在兄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尸骨上,最后威逼李渊才成功上位的。武德九年的时候,两方势力已经势同水火了。你看不惯我,我也不服气你。建成、元吉私下没少拉拢秦王府的人,不行就搞刺杀,或进谗言,李世民的心腹一个个的离开了秦王府,就剩长孙无忌了。

这段时间以来秦王府人人自危,心里都不安稳。建成拥有太子名分,天然占据着道德高点。秦王李世民即使反抗,效果也甚微。房玄龄杜如晦作为重要的谋士,心里有了计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直白点就是杀了建成元吉,令李渊没得选。但这话他俩都不敢提。都是睿智之人,这是明明白白的不道德的事,虽说皇位斗争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谁都不敢保证,事后不会遭清算。历史上很有名的汉武帝诛杀太子,后来后悔了,之前动手的人都被清算了。不能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猜测君主以后的做法。这时长孙无忌就出头了。

唐太宗于臣子塑像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小舅子,还是和李世民一起长大的,私交也很好。他俩一说长孙无忌欣然同意,在他说完,房、杜二人再次劝说,加码。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也经不住长孙无忌的劝,于是就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长孙无忌居首功,是他联络早已被贬出城的房、杜二人,积极的组织策划。

第二件就是拥立唐高宗李治

长孙无忌作为外戚,也是唐太宗最信任的人。在唐太宗去世时,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只因为上位的皇帝也是长孙无忌的外甥李治,需要长孙无忌这样有实力有威望同时也值得信任的老臣辅佐,快速稳定李世民离开后的动荡。

李治的上位看起来就像是捡便宜一样,太子无德,魏王失智。史书上没记载李治参与过太子争斗,只有记载他仁义孝顺的语句。但想想看,身处争太子这个旋涡中,怎么可能不受影响。最开始可能因为年纪小而不重视他,等年纪大了,但还是一副人畜无害的表现,唯唯诺诺的。从当皇帝后的手段来看,不可能是小白一只。当然也是个人猜测。长孙无忌的力保,很难不会让人产生疑心,尤其是对李恪的狠辣。

高宗和武则天塑像

奇货可居,瞬间想到的只有这个词了。当年的吕不韦就是投资嬴异人,才赢得了秦国国相,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李治看起来弱小,实力浅薄,是个很好的皇帝人选。上台后凭借长孙无忌的关系、实力,受重用是肯定的。作为贞观朝人精的一员,不会看不明白,太子之争最后的归属。尤其是其他两个外甥表现糟糕,能指望的也就是最后的一个亲外甥了。

最后就是支持编纂《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高宗年间编纂的法典。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法典,是中国法系的代表性典籍。对后世的律法编撰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宋朝的《宋刑统》、明朝的《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是中国法律的基石。判断一个国家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程度是看它的礼仪制度,法律法规,就像罗马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律法。唐朝开国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隋朝的律法,但这样是不行的。《唐律疏议》是对贞观以来律法的一次总结,解决各地对法律条文的解读矛盾,对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长孙无忌负责编纂的法典,不仅惠及唐朝,还泽被后世,为他赢得历史上的身后名,增光加彩。

人一辈子能做对一件事就很不错了,长孙无忌能攀登到权利的高峰,除了身份外,就是看人的眼光了。赌对两个皇帝,在作对一些事情,想不富贵都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