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的“博士村”:全村博士生29人硕士生54人

2020-11-26 22:40:08 作者: 上热搜的“博

储浩川已经83岁了,对当年的事记忆犹新,时间、人物都记得清清楚楚。相关的纸质资料都被他按时间顺序整理之后整齐地用文件夹收着,像是精心呵护的收藏品,翻页时也小心翼翼,不让旁人触摸。

记者在储浩川位于潜山市区的家中见到他时,他看上去精神依旧矍铄,除了有点失聪外,并无明显老态。用储浩川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他时刻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心态永远年轻。储浩川从公司退休后,担任了小学课外辅导员,每学期回学校参加两次活动,雷打不动。

除了储浩川,村里的退休教师们平日里空闲时大多喜欢回村小看看。记者在逆水村中心小学采访时,就碰到几位退休教师围坐着闲聊。在他们看来,尊师重教的风气可能是博士村“最大的秘密”。退休教师金储应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这里,老师是知识的象征,老师的地位是最高的。家长们把老师当作亲戚看待,老师则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不仅如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逆水村就在无意间开始了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实践。当时,村里提出,本村民办教师的待遇全由村办企业出资,并保证工资不比公办教师低;凡在本村5个教学点和村小任教的教师只要教育教学成绩出色,都给予奖励。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吸引了邻近区域的优秀教师前来教学,促进了当地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村小的教学质量比城里的很多小学都要好。”说这话时,储昭益微微抬头,精神十足,村里出的不少博士都是那时候村小的学生。1998年,逆水村中心小学搬进新址,他担任新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此后的几年时间,村小持续扩招,每个年级都有6个班,这也是逆水村小的“黄金年代”。

村民们都记得,在那个逆水村教育发展的高潮时期,教育总是被放在首位,孩子们不比吃穿,就比学习,谁家孩子学习成绩好,谁家就是村民心目中的“光荣户”。家里有人考上大学,走出门身板都挺得直直的。比如,村民操龙飞就常被其他村民羡慕:“我的两个孩子是硕士研究生,我的弟弟是博士,妹妹的女儿和女婿也是博士,那时的条件比较困难,全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博士。”用时髦些的话讲,这是“凡尔赛文学”式的发言。

为了激励孩子好学上进,不少村民特意在家中挂上“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条幅。今年27岁的储浩告诉记者,他上学时,村里同龄的孩子很多,成绩高低很容易比较,因此学习竞争的氛围也很浓厚。不仅氛围好,竞争激烈,村里孩子学习的专注度也很高。2003年,有记者曾去村里采访,吃惊于孩子们学习的专注。他在报道中这样写道:“村里孩子爱学习守纪律是出了名的。记得第一次到学校,原以为陌生人出现,孩子们生性好奇定会喧哗,但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居然只是抬头看看,随即注意力又回到书本上。”

“当时的学习氛围特别好。”储昭益至今仍能清楚地报出大多数博士的名字,甚至记得他们当年的成绩。“这些年来,我们逆水村出了很多博士,他们都是从逆水村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才。他们的成才虽然靠他们自身的积极努力,但家乡的启蒙教育也为他们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储昭益说。

“回不去”的故乡

而现在,村里的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逆水村中心小学的校舍还保留着初建时的样子,虽几经加固,还是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楼。原本完备先进的场地和设施,现在看上去多少有些陈旧。老师是多了,除了专职的音乐教师,其他科目的教师配置已经相当完备;但学生少了,每个年级只剩下不到一个班的学生。即使是下课后的活动时间,校园内也人迹寥寥。偶有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从角落的活动器材间传出来,在空旷的操场上回荡很久。

“农村的孩子本来就不多,留在村里上学的孩子就更少了。”采访中,储浩多次露出无奈的表情。2015年,他从安徽阜阳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逆水村教书,是村里唯一回来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如果说当年逆水村小还一度站上潜山教育质量的高地,现在村小与外头的差距则是全方位的。储浩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他教孩子们做三年级数学题时,有人一脸认真地提问“公交车是什么”。还有一次,他在教“速度”这个词时,发现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飞机、火车、汽车哪个交通工具的速度快。“一下子把我问蒙了。”储浩觉得,当下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最直观的反映可能在于孩子们的认知方面,而见识上的局限,又注定了他们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由于村里的孩子本就不多,竞争的缺位又让他们很难察觉到这种差距,以致落入沾沾自喜的恶性循环。他甚至悲观地认为,以“博士村”出名的逆水村,以后可能再难出博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