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的“博士村”:全村博士生29人硕士生54人

2020-11-26 22:40:08 作者: 上热搜的“博

逆水村毫无征兆地火了。

10月23日晚,一条“安徽一村培育出26人博士34人硕士”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惊人。

逆水村,这个位于安徽安庆潜山市槎水镇深山中、原本寂寂无名的村子,一下子因“博士村”的名气引来了不少人,镇上很快来了文旅项目的开发商,提出设想,要借此打造“博士小镇”。在镇上采访,人们一听“博士村”,会立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露出赞许的笑容。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突然涌现了数十个“博士村”视频,逆水村为数不多的影像被以幻灯片的形式循环播放,配上激昂的音乐。面对各路人马接踵而来的探访,村支书汪节发有些疲惫,但还是侃侃而谈:“全村博士生29人,硕士生54人,本科生273人。”其中,博士生的数量被反复强调。“网上流传的数据是2016年的,最新的应该是29人。”汪节发略带得意地告诉记者。

热闹喧嚣的背后,这个博士村也有着黯淡的另一面。在逆水村,家家户户都记得老支书的话:“只有读书,才是我们山村唯一的出路。”这些年,逆水村走出了许多人才,他们在村里成长启蒙,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但逆水村似乎被留在了原地,成了他们记忆中遥远的家乡。如今留在村里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而大批青壮年外出——“博士村”出名的同时,让人担忧“再难出博士”。

逆水村,还需要继续逆水行舟。

“走不出”的山村

即便上了热搜,在潜山,逆水村的名气依然不大,反而是“博士村”的称呼更加深入人心。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个人口3000余人的山村,走出了大批高才生,全村350多人有本科以上学历。

从潜山城区前往逆水村,6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一个多小时,连绵的山路边是茂密的树林。这里地处天柱山后山腹地,由于山头阻隔,村里的河水由东向西流,故得名“逆水村”。村子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曾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穷则思变,走出大山成了村里人最朴素的愿望,而读书考学则是最好的途径。当地早有“自古华山一条道,改变面貌靠读书”的说法,“穷莫丢书,富莫丢猪”是逆水村家喻户晓的顺口溜。村中还有民谣:狮象把水口,宝剑插龙头;读书学习好,就能中诸侯。狮子大象龙头宝剑,形容的都是逆水河两岸的山头形状。

1978年,逆水村出了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村民奔走相告。可是那时,逆水村的教学条件很艰苦——初中在小山坳里,只有几间破旧的土坯房作为教室;小学位于离公路较远的河对岸,教室是两层木楼危房。校舍破旧,日常上学也不安全,学生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帮家里生产劳动,辍学的情况也有。

储昭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储昭益是土生土长的逆水村人,1973年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回村里教书,直到2014年退休。从教40多年,很多村里考出去的博士以及现在村里大多数村干部,都是他的学生,村里人都尊称他为“老校长”。储昭益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不过在那个困顿的年代里,这多少带有一点理想主义的光芒。实际上,读书成才走出大山,不只是他对学生们的期许,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理想。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时任村支书储浩川拍板:“只有读书,才是我们山村唯一的出路。”他担任村办企业浩川林业开发公司董事长,为了发展村里的教育事业,他做了两个重大的决定。

1992年开始,村办逆水小学学生的学费、杂费、教育附加费全免,开支都由公司承担。同时,设立助教奖励资金:考取高中的学生每人奖励200元,考取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300元。这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这样的激励下,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1996年,为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储浩川从公司中拨款30万元用于逆水小学的搬迁和建设。一年后,四层近千平方米火炬形教学楼竣工,是当时村里最好的建筑,这样气派的教学楼,那时候在城里也不多见的。搬进新址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一应俱全,算得上是集合了当地最好的教育设施。

“博士村”的秘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