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上演着两千多年前秦人的柔情故事。1975年,两片木牍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跨越两千多年,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难认,却承载了秦人的一份柔情。木牍是“黑夫”和“惊”兄弟俩、两位最普通的秦国士兵写的家书,上面记录了他们盼着母亲做的夏衣,以及对家人的嘘寒问暖。
曾执导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的著名导演金铁木根据这两封家书,将兄弟俩的故事改编成同名实景剧演出。文物的故事,秦人的柔情,一同在舞台上呈现。“秦俑是有生命的。”金铁木说。
表演结束,饰演“黑夫”的演员侯星眼角挂着泪珠,他说:“眼泪是真的。每次演出,我都会不自觉地进入‘黑夫’这样一个角色,会根据‘黑夫’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那种挂念亲人的真情实感是亘古以来人们所共有的。”
在临潼,秦人、秦军、秦始皇的形象在慢慢颠覆。
滔滔渭河在骊山脚下奔流东去,提起秦朝,人们常常会想起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肃穆恢宏,会想起“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凌云气概。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下,秦,留给世人铁血、杀伐、征服、暴烈的印象。
但就像渭河,有浊浪排空,亦有涓涓细流。在《复活的军团》先导片里,秦俑脸上的泥土不断剥落,面庞渐渐明晰。这些年,以兵马俑闻名的临潼,开始不断发掘宏大叙事背后的温情故事,属于秦人个体的鲜活故事。
在不同的实景演出里,秦始皇嬴政的形象也渐渐丰满,不再是一位脸谱式的暴君。实景演出《秦俑情》中,演员胡柯扮演的秦始皇感叹:“我要你去记住他们,为他们悲伤、流泪,用你的慈悲去告慰那些苦难的灵魂吧。”
随着史料的不断丰富,同时顺应观众的审美潮流以及实景演出角色叙事的变化,无论是在《秦俑情》还是在《复活的军团》中,秦始皇嬴政的整体形象都被赋予了几分温情色彩。他也会体恤士兵、也会感叹生死、也会迷茫沉思。剥离了时代赋予他的面具,实景演出中的秦始皇更像是一个真正的“人”。
这些变化给演员们带来不小的挑战。“每次我都会穿着10多斤重的戏服上台。”在《复活的军团》里扮演秦始皇的演员刘云龙说,“但比这更难的是,我得琢磨,怎么样去演好一个‘反传统’、颠覆刻板印象的秦始皇。在帝王威仪的框架下演绎这种柔情。”为此,刘云龙在饰演这个角色前,看了一个半月关于秦始皇的史料。
“我们希望观众能够在历史的厚重下,看见属于历史人物的温情和人性。通过我们的演绎,讲好兵马俑的故事,让兵马俑更有温度。”西安市临潼区六合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乔立达说。
烽火岁月家国情
骊山脚下,“西安事变”曾在此爆发。就在历史发生地,大型演艺《1212西安事变》重现了历史。步入剧场,仿佛瞬间被卷入历史的洪流,重新回到1936年的那个冬天。
从进入剧场的那一刻,你便进入了演出的过程。值守的士兵神情冷峻,请愿的民众心急如焚,他们就在你的身边,好像每一步都走在历史的现场。扶着被“轰炸”过的墙面,沿着钢铁护栏,与穿着民国服饰的演员擦肩而过,一路走到舞台中央……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告急!”“枪口一致对外!”演员们群情激奋,用力呼喊。这一氛围感染着身边观众,不少人加入进来,情不自禁地随之呼喊。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段战争的影像资料在主演台的背后播放。整个会场中有着大小不一的LED屏,不同的光影不断转换,营造出诡谲的时空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随着民妇《松花江上》哀伤的唱调,几幅巨型LED屏幕缓缓升起,观众依次落座,故事的大幕正式揭开。
烽火古城,一场事关中华民族前途的较量正在此进行。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不料,却遭到张学良停止内战的请求。一次又一次请缨抗战失败,扮演张学良的演员一颦一蹙,都暗示着其内心的纠结和痛苦。民族危难当前,张学良和杨虎城在狭义的忠诚与民族大义间作出了选择,匆匆密谋、箭在弦上、枕戈待旦、大战在即、枪声破晓、统一战线等一幕幕大戏,情节紧凑,故事跌宕起伏,这段英雄历史被生动地还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