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为学七十载——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教授吴梅筠

2020-12-22 10:40:53 作者: 严谨为学七十

吴梅筠在做试验。

材料相片

吴梅筠近照。

本报记者 张 文摄

人物小传

吴梅筠,1926年出生于浙江黄岩,曾任原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助教、讲师、教授,法医学及法医证据查验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享用国务院特殊津贴。她长时间从事法医学和病理学的教育、科研及检案作业,为我国法医学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见到记者,94岁的吴梅筠白叟很快翻开思绪——治学、科研、爱情……冬日的午后,她斜偎在轮椅上,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阳光照着她的脸庞,讲到难忘的细节时,她眼睛便会显得分外亮堂。

“建造新我国,哪个作业不缺人才?我乐意学这个冷门专业”

“小时候觉得,医师是有常识、受敬重的人,也是我最理想的作业。”1946年,吴梅筠从浙江黄岩县中学考入其时的国立上海医学院,主修外科医学。徜徉书海,她离自己的愿望越来越近。

1951年,快结业之际,国家在南京开办法医学培训班,从全国医学院校选择人才,吴梅筠由于效果好、能喫苦被选中。吴梅筠想:“建造新我国,哪个作业不缺人才?我乐意学这个冷门专业。”

在培训班,吴梅筠与同班学员吴家(马文)相识相爱。两个年青人走到了一同,并携手在科研的道路上走过了近70年的年月。“咱们俩是日子的伴侣,也是作业的协作者。”说起逝世不久的老公,吴梅筠目光里饱含着浓浓怀念。

结业后,夫妻俩被分配到四川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前身)任教,摸爬滚打才刚刚开端。那时候,校园既无法医人才,也没开设法医系,小两口就在内科教研室里摆了一张桌子开展作业。搭档们管这两个刚结业的年青人叫“小梅筠”“小家(马文)”,但他俩却又是其时校园里法医学方面最专业的教师。

“那时候,学生们的听课热心很高,教室里常常挤满了人。”一门法医学公开课,夫妻俩开了30年。1983年,包含四川医学院在内的六所院校开端树立法医学本科专业。为了赶快培育更多师资力气,夫妻俩在校园开设进修班,把他俩购买的书本悉数拿到校园来。那套花了两口子近一个月工资的专业书本,成为前期非常宝贵的学科材料。又过了3年,法医学系正式挂牌。彼时,他们已是花甲之年。

“已然做了这份作业,就得负起应有的职责,有困难也得战胜”

在教育中,吴梅筠发现一个现象:学生们只喜爱上课“听事例”,一说到“呈现场”,不少人便会打退堂鼓。“学法医,哪有不跑现场的道理?”在她看来,法医学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识。为此,她曾对年青教师说:“咱们必定要呈现场,必定要学会剖析现场!”

校园对此也非常重视,很快联系到成都市公安局树立协作——其时的成都公安系统,仅有的几名专职法医都是从其他方面过来的,也急需专业人才参加。

“我非常了解咱们不乐意去现场的心境。”吴梅筠说,想起自己第一次跑现场,咱们都眼巴巴地看着她这位科班出身的“专家”,盼望她能在凌乱不堪的现场找出协助破案的要害。

“已然做了这份作业,就得负起应有的职责,有困难也得战胜。”吴梅筠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翻查、搜索、取证……有了第一次测验,往后的作业就变得越来越顺利。遇到晚上办案时,他们就把第二天讲课用的讲义揣在身上,借着车上暗淡的灯火备课。

积极参与案子侦破的一起,吴梅筠也重视着法医技能的前沿开展。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开端呈现基因检测技能,吴梅筠也想测验,无法经费不足,思来想去,最终一咬牙:“必须得干!科学研究便是要不断与时俱进,乃至引领潮流。”

在她的坚持下,她和自己带的博士生规划了一套试验计划,用来做基因比对。短少试验设备,他们就用寒酸的烤箱、孵箱改造替代,模拟试验环境,总算取得成功。

“便是要在教育教育中,让更多人爱上这门学识”

现在,四川医学院几经更名、并校,现已成为归属四川大学的闻名医学院。吴梅筠带出的学生,有许多现已生长为各自范畴的专家,他们至今仍深受吴梅筠谨慎学风的影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