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论|保护上海方言,我们可以做什么

2020-12-14 09:24:55 作者: 读者来论|保

爸爸妈妈两个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原本在用上海话对话说得蛮好的,忽然孩子来了,大人们立马改用普通话。这种厌弃,反响之敏捷,神态之布衣之交,大人是毫无感觉的。这是现在爪牙家庭的常态,但细心想想,这是不是也说明晰一些问题。今日的上海小囡中,还有多少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是否需求出台一些行动,好好维护一下上海话?

维护和传承上海方言,十分重要。小而言之,上海话是上海城市、上海文明、上海前史和上海人的显着特征与重要标志;大而言之,上海话同全国各地的几千种方言一同,构成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之一。

2008年3月1日,上海的全国政协委员在虹桥机场候机赴京时,我同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起上海话的窘境,她不无同感,且作为一名以沪语为根底载体的沪剧人,她更有一番出自工作层面的担忧。尔后几年,咱们又数次谈及此事。她告诉我,沪剧院著名演员吕贤丽等人正在掌管儿童沪语营,上海话和沪剧唱段都弄得像模像样。此外,咱们社会各方面也都有些实际行动,比方有的媒体辟出了上海话专题和频道,电视台播出沪语节目,一些公共交通也选用双语报站等等。

但这一切,还不足以维护上海话。2014年1月,在上海两会举行前,部分代表委员在一同座谈。时任市政协委员、上海滑稽剧团团长钱程讲话讲的也是上海话维护中的问题。会后我同他沟通,说维护上海话等方言恐怕并非当地尽力就行,要从文明战略层面上作大局考虑。他深认为然。后来,我就写了《维护方言,应该成为国家文明战略》提案初稿。我想到,赵丽宏是享有全国名誉的上海文明人,又同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市政府参事,于是就寻求他的定见联署,他迅即回复赞同。这样,就敲定了提案并提交给当年3月的全国政协大会。这份提案剖析了方言虚弱的根本原因及坏处,并提出了维护方言的六条对策。后来,全国政协将此提案送交了教育部。同年9月24日,教育部书面回复说,提案中提出的维护方言应归入国家文明战略的主张有重要的针对性。看来,国家是注重维护方言的。尔后,我同钱程还协商过建立上海话推行协会等论题。

倏忽之间,六年过去了。六年来,就上海话的境况而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社会注重程度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维护上海方言的必要性;忧的是,上海话说得少的现状没有显着改观。

那么,方法在哪里呢?较为重要的至少有三:

榜首,现在维护上海话的手法和方式现已百家争鸣,不过,千手法、万方式,“开口说”仍是要害。现在晓畅都能听懂上海话了,但光听不说是“假把式”,所以要想方法,让更多人开口说上海话。

第二,发明说话“双轨制”的环境和气氛,在公共及正式场合当然要讲普通话,但在私家、家庭等非正式场合,无妨讲讲上海话。这样,咱们既维护普通话的法定位置、主导位置,又维护方言的风俗位置、辅佐位置。

第三,让更多幼儿及青少年学说上海话、传承上海话。对此,本性难改也可有一些详尽组织。比方,对拿手讲上海话的本乡教师可有恰当份额的装备。

上海这座城市,向来有能做成事的传统。远的不说,近期诸如像废物分类这样的难题,在上海也根本被霸占。信任维护上海话、传承上海话这件难事也相同能够做好。更多的上海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闲话”,咱们的沪剧、滑稽戏等上海本乡文明艺术也会迎来更好的开展关键。

作者:张泓铭(作者为住宅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成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中心原主任)修改: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