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丹青灿丝路

2020-12-14 10:45:09 作者: 壁上丹青灿丝

市民在观展。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展出的胡人牵驼砖(唐代)。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市民在省博观看敦煌艺术展。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市民在观赏莫高窟第320窟(拷贝)。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洋 摄

根据都督夫人礼佛图拷贝出的一组服饰。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本年8月,“涨海推舟千帆竞渡——南海水下文明遗产大展”走进莫高窟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讨陈设中心,带领许多游客踏上时空交汇中的丝路之旅。

十二月十日,由敦煌研讨院和海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以下简称“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摆开一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跨过时空的对话。

敦煌,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是东西方文明荟萃之地,莫高窟正是古代多民族、多元文明沟通交融的见证。

本次展览经过八个华章,100余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的拷贝洞窟,全方位呈现了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前史、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汇的艺术结晶和敦煌文明的恢宏。

丝路漫漫,驼铃悠悠,让我们一同走进敦煌艺术,感触它的辉煌绚烂、博学多才。

丝路漫行

千年万象

一进入展馆,迎面而来的龛形设备和头顶布满纹样的帷幔,让人们瞬间踏入了千里之外的敦煌,耳边似乎也响起来自悠远丝路上的驼铃声。

由欧亚大陆的地舆、天候、区域政权、沿线民众日子方式等等要素促生出的交易和沟通之路,从长安动身,经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通往西域,直趋中亚、印度、西亚,致使欧洲大陆的陆路交通路途,19世纪时被德国地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并一向沿用至今。这条路途,不只仅中西交通的首要干线、互通有无的商贸大路,一起仍是东西方文明沟通与汇通的桥梁。

敦煌,见证了千年间这条绵长路途的沧桑年月和悠长前史,而位于于此的莫高窟,也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国际多元文明荟萃的前史画卷。

公元366年,一位叫乐僔的禅僧云游至敦煌鸣沙山,遽然看见对面三危山上金光万道,似乎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闪现,他认为得到了佛的昭示,所以募人在莫高窟开凿了第一个石窟。莫高窟的开凿营建就此开端了,绚烂的石窟艺术就此诞生。

阅历10个朝代,千年之久,敦煌莫高窟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4.5万多平方米岩画,2000余身彩塑和5座唐宋木构窟檐修建。

这些修建、雕塑和岩画,是怎么营建的呢?在此次艺术展中,洞窟微缩模型和制作进程模型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洞窟开凿和岩画制作的进程。劈岩凿窟的良工和制作塑画的巧匠,成为莫高窟的创作者。无论是来自深海的珊瑚,仍是来自群山的晶石,亦或溪水中的砂金,这些来自国际不同旮旯的颜色,跟着驼铃声抵达敦煌,在能工巧匠的手上上色于岩画和彩塑。展厅墙壁上的各色矿藏颜料和品种繁复的绘画东西,似乎倾诉莫高窟跟着丝绸之路连续千年的营建前史。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在传统汉晋艺术基础上,吸收交融外来艺术的养分,构成具有我国风格的释教艺术,是融修建、雕塑、岩画三者于一体的立体艺术,生动地展示了中古时期我国千余年间的社会日子画卷,也是国际上现存规划最大、前史连续最悠长、保存较完好、内容最丰厚、艺术最精巧的释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我国释教艺术的高度成果。”敦煌研讨院讲解员史玉燕说。

庄重佛宫

壁上丹青

公元一世纪,印度的释教沿着丝绸之路经由敦煌传入了我国内地,作为我国最早触摸释教的区域之一,石窟释教艺术在敦煌这片土壤上孕育并逐步开展昌盛起来。在艺术展中,观众便可经过丰厚的岩画和拷贝洞窟感触释教艺术的魅力。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