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莆田:春运“变迁”记录两代铁路人的坚守与情怀

2021-03-02 12:44:28 作者: 【新春走基层

站台客运员组织旅客乘降(莆田火车站供图)

东南网莆田3月1日讯(本网记者 徐嘉馨)眼下,2021年的春运已进入返程阶段。据莆田火车站供给的数据,大年三十至阴历正月十五,莆田市抵达旅客119371人次,动身旅客158872人次。

一年又一年,春运是不变的论题。从“今夜排队”到“掌上购票”,从“纸质车票”到“扫码进站”;从“绿皮火车”到“调和号动车组”,快韶光缩短了“回家路”,铁路服务专业详尽,老百姓的出行愈加方便,春运成为看见社会经济开展和人民日子水平改变的“活动窗口”,见证着新年代的改变和景色。

本年,莆田火车站迎来了第十一个春运。2月19日,东南网记者走进莆田火车站,采访了两位铁路人,35年来静静据守的老铁路人赖胜忠,参加13次春运服务的客运值班员郭晨。经过这两代铁路人亲历的春运轶事,展示了春运的开展与变迁。

新春运折射新改变

叙述人:莆田火车站客运员 赖胜忠

赖胜忠引导旅客到指定车厢上车(莆田火车站供图)

赖胜忠,老家莆田升天,本年53岁,18岁开端在铁路部门作业。

“我在铁路边长大,是铁路的孩子。”赖胜忠奉告东南网记者,他的父亲从事铁路职业,正是由于从小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生长,1986年,他在南平邵武火车站成为了一名铁路扳道员。回忆35年的铁路职业生涯,这位结壮质朴的“老铁路”亲历了火车从绿皮车到高铁的改变,更用实际行动护航了许多人的“春运暖途”。

“最早的时分车次不多,只需能上车乘客就称心如意,车厢内助挤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日子并不殷实,没有互联网购票,春运期间车票的组织出售都是一个难题。“记住其时许多乘客为了回家,搬着小板凳、拖着大袋行李今夜守候在火车站等着开门买票。”赖胜忠说,曩昔,绿皮火车是春运期间乘客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运转最高时速60公里一小时,没有空调,一节车厢有108-118个“硬板凳”,车上空气欠好,条件比较艰苦。

2010年4月,莆田火车站正式建成投用,由于作业调动,赖胜忠被分配到莆田担任铁路客运值班员,他说真实让自己感受到春运气氛是在2011年新年。

“其时电子购票还没有像现在这么遍及,春运期间,车站开设了十二个窗口,整个售票厅被挤得满满当当,满是人,售票员上个洗手间都是跑步去的,忙到没有时刻吃饭。”回望自己亲历过的春运年月,赖胜忠感慨万千,他表明,互联网年代,更新快、改变大,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春运,现在的乘客真幸福!

2021年是赖胜忠接连4年为莆田站的春运放哨。本年大年初一一早,他就上岗了,首要担任值守在服务台承受旅客问询,做好交流引导作业。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2021年春运,许多人挑选就地春节,人流量比从前少,返程车票好买许多。赖胜忠表明:“现在一般都施行电子购票,启用人脸辨认设备,比起人工验票真是要方便许多。”

“人工检票逐渐被掌上购票代替,仍是有许多旅客不适应,需求作业人员手把手教。”赖胜忠说,近年来,人们的日子水平不断提高,对铁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客运人员,不只要“一岗多能”,每天面临乘客提出的不同要求,要有一颗宽恕的心,服务得拿出更耐性的情绪和专业的常识。

2月18日正午一点多,陈女士在莆田火车站搭车时不小心将随身携带的黑色双肩包丢失,列车抵达福州今后,陈女士才发现自己的包包不见了。着急之中,她联络客服协助寻觅。赖胜忠接到乘客求助后立即行动,几经周折,双肩包被顺畅找到,包内的2万元现金及物品安然无恙。

一年又一年,在赖胜忠看来,要当个优异的铁路人就要把服务做到旅客的心田里。铁路蕴含着他或辛苦、或温暖的“人生百味”。现如今,他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铁路作业者,“现在的年轻人养尊处优,铁路职业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能够磨炼心性,对他来说是一次宝贵的体会。”赖胜忠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