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17.93万亿元,增长4%。出口货品短期内激增,再加上疫情导致欧美港口频频陷入停工停产,国际海运市场供需失衡,使得集装箱“一箱难求”,海运市场运价波动剧烈。随着节前出货高峰期过去,节后市场最新情况如何?在上海,船运公司和港口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破解运力短缺问题?来看记者带来的热点观察。
历经77天、近2万3千6百海里航行,“中远海运天蝎座”轮从上海开往欧洲后满载而归,停靠上海洋山港盛东码头。令人意外的是,这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带回的1万7千个集装箱当中,居然有5千个是空的。原来,这正是航运企业采取了非常举措,从境外港口及时运回空箱子,满足国内外贸企业旺盛的出口需求。
随着海外空箱陆续抵达洋山港,集装箱不仅不再难求,反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开着集卡前来提箱的司机在“小山”间穿梭,可以轻松拿到空集装箱。
“节前呢,大概有80%的船公司的箱子都是比较紧张的,去提嘛,也预约不到,提不到箱子。节后嘛,现在相对而言要好得多了。”
“年前有一段时间是紧张的,现在基本不用等。”提乡司机告诉记者。
而这艘巨轮准时抵港,也让晶科能源亟待出口的一批光伏组件有了充足的集装箱。作为连续4年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的中国企业,晶科能源中国工厂80%的产能销往海外。去年,出口标准集装箱14万个,高度依赖国际海运供应链。
“整个晶科的春节后的发货计划是显著增长的,各个大区包括北美,包括欧洲、南亚、北亚、中东非都是有明显的提升。以欧洲为例,我们上一周整个欧洲的发货总计将近有300多个大柜要集体出运到欧洲的基港,那么中远海帮我们解决了将近170个大柜的出运。”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全球物流总监朱巍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国际海运运价先低后高,波动很大。为了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寻求确定的运力保障和物流成本,晶科能源选择主动出击,早早做出了2021年出货计划,并与中远海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来提前锁定未来一年的海运舱位和运价。
“在年初的时候,我们和中远海签订了这个战略合作的协议,双方是以一个低于市场的,普遍低于市场的一个价格,获得100%的这个需求的仓位保障,以满足整个晶科能源对于这个市场的不确定性下发货需求的保障。”
节后,记者采访了多家大大小小的外贸企业,发现目前无论舱位还是集装箱的供应都是相对充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船公司和港口采取了赶制新箱、沿航线调箱、新建空箱堆场和调运中心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目前都逐渐看到了成效。
以集装箱船队运力全球排名第三的中远海运为例,通过制造新箱和向外部租赁两种方式双管齐下,截止去年底,中远海运的集装箱拥有量从疫情之前的420万标准箱增加到了500万标准箱。同时,企业还采取了沿航线多点调箱、加快陆地空箱周转速度多个措施,去年下半年共调回空箱205万标准箱,整体周转效率提高了一天。
“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装满的船,我们回程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比如说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巴生(港)做一些加挂加装,增加一些调运量,增加我们回到国内卸空的空箱数量。在陆地的箱子呢,我们也是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在国内陆地的周转。”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双品牌箱管中心副总经理张宁告诉记者。
困扰外贸企业的运力短缺问题,不仅是缺箱,还有少船。目前,全球闲置运力已经从去年5月11.6%峰值,降低到仅目前1%。为了快速提升运力,各大船公司通过租赁方式实现舱位共享,并盘活闲置船只,追加加班航次,以达到船舶使用效率最大化。中远海运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旗下公司中远海运集运追加安排51个加班航次,15个航次船型放大,合计增加舱位约18万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