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量正常的记者被设计植发2000单位

2021-03-15 08:02:30 作者: 发量正常的记

“这些男士头发少这么多才植2000个单位,我也需要这么多吗?”记者问。

“因为你们的需求不一样,你的需求是要发际线更美观,而且我给你稍微画了一个鬓角,加起来量就差不多了。”主任解释道。

“可是数量单位不是按照面积计算的嘛,这些男士的这个面积肯定会比我的大呀。”记者继续发问,主任对此的解释变得含糊不清,一直用需求不同作为应付。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记者以需要回家与朋友进行商量作为托词准备离开,但工作人员和主任却对记者进行了阻拦。首先是用“美丽”作为诱惑,游说记者进行下单:“做了这个手术之后,你整个人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网红明星都是来我们这里做的发际线,植发之后对一个人的改变真的特别大,会变美很多。”“你今天来了这里证明你就有想变美的想法,那就做手术。”

记者再次提出想要离开,并称男友不太同意植发,而此时主任对于记者的游说更是上升到了情感层面,“女性独立自主”等金句频出。他们一起说:

“植发贷”无首付慢慢还

尽管记者多番推辞想要离开,但主任和工作人员仍然没有放弃,此时主任开始打起了“价格牌”,她语重心长地问记者,是不是对价格有所顾虑,之后又“贴心”地称,如果觉得“3D植发技术”太贵,可以考虑“微针”和“3D”结合的手术方式,整套手术做下来价格在28000元,而因为是初诊客户,当天可以享受直减2000元的优惠。

在记者第4次提出需回家考虑一下之后,主任提出可先交1000元意向金,这样才能保留初诊优惠,且可享受优先排期手术、挑选医生的“特别照顾”,为消除记者疑虑,工作人员拿出了一份签约合同,逐一向记者解释植发的术后保障、意向金的退还等等事项。

见记者还是不愿交意向金,主任又提出,实在不行可以少交点,但一定得交一些金额才能够保留优惠,同时她还向记者提出可使用网络贷款的方式交手术费用,并多次强调是无首付贷款,称机构80%的客户都是采用贷款方式支付手术费。

然而,记者在与主任的对话中发现,这一套“植发贷”的“话术”诱惑和欺骗性极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圈套。

主任首先强调“植发贷”无首付,每个月慢慢换钱,减轻了支出压力,并称这也是对客户的一种保障,“你不需要首付就能贷款了,前两个月慢慢还,等你到第4个月第5个月发现头发效果很好,就可以一次性把钱还掉了。等于说看到效果了,你才把钱付掉呀。”

虽然这名主任营造出一种有了效果才需要付款的假象,但其实一旦贷款,客户是与贷款的金融机构产生借贷关系,不管植发效果如何,每月的贷款还是得按时还款。

在“安利”贷款植发的过程中,主任对贷款可能产生的利息问题避而不谈,当记者提出贷款利息问题之后,主任和工作人员一直含糊其辞,“大概就八九十元的利息吧,很低的,利率都不到1%”。但其实他们在模糊概念,贷款利息每个月就要接近百元,利息总额需要上千元,远远高出他们宣称的数额。

最终,记者在第五次提出要离开植发机构后,才得以脱身。

[记者手记]

被无限放大的消费焦虑要制止了

从下午3点04分走进“新生植发”,到下午5点43分,接近3个小时,在“告辞”了5次之后,记者才走出“新生植发”,也验证了想要体验“0.1元试种头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我确实没有花一分钱,但是过程当中确实感受到了消费的压力,如果今天是一个没有防备心态的普通消费者是不是也能像我一样顶住“压力”呢?

当脱发焦虑被无限放大,当植发手术难度被渲染得极度轻巧,当高额手术费用被每月轻松还款的分期替代……我想,应该是很难不去消费的。

或许商家要说,他们并没有强制消费,但是,用低价把消费者吸引进店,之后摆出一副“不消费就不让走”的架势,“套路”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消费者贷款植发,这些“营销手法”真的是健康的消费环境吗?

广大的消费者还是应该擦亮眼睛,不要被低价所诱惑,你以为能捡到便宜,但哪知道等着你的又有多少高消费呢?而有关部门也应该关注下这些言过其实的低价宣传,在消费者进店前就做好提醒,做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