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奖励女儿30秒购物:有时候,是孩子拯救了错误的教育!

2021-03-15 16:03:17 作者: 爸爸奖励女儿

有的孩子不是人,是神。

比如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乔先生,女儿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由于表现优异乔先生奖励她超市购物30秒。一家三口来到超市,没想到女儿用15秒,仅选择了妈妈爱吃的薯片便回来了。乔先生告诉女儿还有15秒,女儿却说:“我就不需要了,这个妈妈爱吃,我不要了。”

听说作文史上最俗气的成语,叫“热泪盈眶”,但此时此刻,孩儿妈的心情,只能用它来表达了。

01自媒体扩大了模仿效应

读者诸君,看见此事,想必有点眼熟,虽然结局不同。

1个多月前的湖北恩施,就出现过这类事件。

孩子期末考得好,爸爸信守承诺,奖励孩子购物30秒。

男孩子心眼实,对一大窝子玩具早就“看不顺眼”,彻底嗨翻。

网友一片羡慕之声。这种奖励方式,实在新颖。

我认可这种新颖、这种言而有信,但不认可这种奖励方法。

自媒体助推某些模仿行为,已是不争的事实。鄂尔多斯这位家长,可能是借鉴了湖北家长的做法。

这不是坏事,何况结局又是皆大欢喜,甚至令人涕泣。

有的模仿行为,就令人担忧了。

有位家长,女儿9岁,犯了错,便让孩子去派出所“自首”。孩子面对警察哭哭嗒嗒,让人心疼。

这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该家长负责的,不应推给社会;该和风细雨解决的,不该狂风暴雨。教育要有度,不可越界,更不可概念化。

不幸的是,网友却一片叫好声。

不出所料,换了地方,换了家长,同类事件轮番上演。

实不可取。

02教育上的错误就像闯红灯

很多人会被我弄得无所适从:

打骂孩子,你说不对;

把孩子交警察教育,你说不对;

奖励孩子购物,你还说不对,到底怎么做才对?

真是个复杂的问题。要不我怎么会写那么多文章呢?

奖励购物和“交给警察教育”的错误,以前都阐释过——

重点回答家长的“灵魂之问”:

为什么有的人小时候经常挨打,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长大之后还很孝顺,事业也很成功?

答案分两方面。

你打算闯红灯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左右看看,确保安全?

这就是家长的一面:打或者骂,都会手下留情,很少有父母往死里打孩子。

雷声大、雨点小的打骂,对孩子“逆商”的养成,反倒有点好处(也是唯一的好处)。

经历表面很吓人的“暴风骤雨”之后,孩子发现,“大风大浪”也不过如此,心理素质会进一步增强,甚至暗中庆幸“自己又活了下来”,或者因为“左右了父母的情绪”而窃喜。

有些孩子越打越皮实,原因就在这里。

潜意识中,他希望自己获得关注,继续甚至永远成为家庭的中心。一旦发现自己被边缘化,“太子”之位不保,有沦为“普通家庭成员”的可能,他会故意调皮捣蛋、惹恼父母、操纵父母的情绪,让整个家庭因自己而“国无宁日”。

前提是,这个孩子内心是自信的,相信自己是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主导整个家庭。如果他失去自信,认为自己只能沦落冷宫,心理问题就出现了。

这就是另一方面:孩子的因素。

有的孩子,怎么打都没事;也有的孩子,别说打,骂几句都想不开。

就像闯红灯,有时你明明觉得安全,却被撞了;有时你觉得危险硬着头皮闯了,结果没事儿。

闯红灯出不出事,全凭运气;打孩子出不出事,得看孩子。

有时,是孩子拯救了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