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武帝对朝鲜作战,途中为何连杀两官?领导心思要揣摩

2020-10-25 20:53:33 作者: 资治通鉴:汉

汉武帝刘彻曾在元封年派兵入侵朝鲜,而在这场入朝之战的途中,刘彻却蹊跷地连杀了两位官员,他们分别是卫山和公孙遂。

“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

“以报天子,天子诛遂”

——————《资治通鉴》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不奇怪武帝为什么会杀卫山,真正奇怪的是武帝为什么在公孙遂办事回来后,也下令处死。卫 山:“嘿!老哥你咋也下来了?事情办得不是很顺利吗?”公孙遂:“哎,别提了,这水太深了......”

卫山之死

话说杨仆和荀彘分别在朝鲜境内攻城略地时,朝鲜王卫右渠不知从哪儿得知杨仆部兵力不足,所以卫右渠本着“攻坚战法”的精神,集中兵力把杨仆部打的那叫一个人仰马翻,杨仆为保存实力率领残部逃往深山,在荒野内“猫”了十几天才出来。

我们再来看荀彘一部,此时左将军正率领部队猛攻朝鲜浿水西面的朝军,无奈朝鲜军因占据有利地形,再加上准备充足,荀彘一时间竟也没有办法。

“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遁山中十余日。”

“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

——————《资治通鉴》杨仆:“荀彘不行啊,这么久还没打下朝鲜王城?”荀彘:“山里果子好吃吗?”杨仆:“我这叫战术后撤......”

就在杨仆和荀彘久攻不下朝鲜的节骨眼上,武帝察觉到了此次战役的棘手程度,为尽早解决战事,他在未央宫内嘱咐卫山一定要快速处理此事。

在这里,武帝用的便是大国军事压力下的外交手段了。朝鲜临近大汉,自然知晓这个国家的恐怖,卫山从长安来到朝鲜会见卫右渠,希望对方能够放下兵器,成为大汉属国,卫右渠也算识时务,在见到卫山后直接答应。

可事情坏就坏在朝鲜投降汉朝的仪式上:

“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降伏,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

——————《资治通鉴》

这一天,朝鲜太子穿好礼服,带着一万名朝鲜将士和慰劳汉军的粮食物资,准备度过浿水进行投降仪式。

可就在此时,左将军和卫山却要求太子所带的一万人全部卸甲,

卫山和左将军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朝鲜已经答应投降,为何在度过浿水时还让将士身穿兵甲?难道是诈降?

朝鲜太子在听到汉军让其将士卸甲,不由得心中也升起疑虑,因为他害怕的是汉军突然变卦杀降。

原本进展顺利的事情,此时却异常尴尬,朝鲜太子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对着汉军挥了一下衣袖,带领这一万壮士回了王城。荀 彘:“这......老哥你看怎么和武帝交代?”卫 山:“不打紧,武帝可是很信任我的呦。”

(未央宫内):卫山:“老板,不怪我们无能,实在对手太狡猾!”刘彻:“得嘞,你去地下歇着吧,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老廖其实觉得卫山的死太过憋屈,明明事情已经快要完成,却因为多虑而放弃。

但就正常人的思维,对手既然已投降,就应该卸甲来进行投降仪式,确实没必要再携带兵器,所以大多读者都会认为,卫山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其实,老廖在此告诉大伙,若是从常理上看,卫山的这一犹豫是正确无疑的,因为谁也不会知道,朝鲜太子带着的一万士兵,会不会在渡过浿河时采取突然袭击。

可卫山却没有考虑到武帝让他来的意图。

汉朝经过多年征战,在经济山定是吃不消的,所以面对荀彘和杨仆这等停滞不前的行为,武帝派出卫山就是要通过外交手段,迫使朝鲜投降,即使是名义上的投降也可以。

这样的话汉武帝就可以对外宣称,自己这些年的战争是有结果的,不仅灭掉了东,南越国,还让朝鲜对自己称臣。

可卫山就是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他还死死的陷入在如何保全军队,却没有跳出来思考,自己的这一举措会不会导致自己被贬或被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