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漫作文,开启孩子写作的兴奋点

2021-03-19 10:01:25 作者: 童漫作文,开

要改变作文难的现状,关键在于要解决学生作文兴趣和为学生打开思路、提供习作内容这两方面的问题。童漫作文是解决儿童作文的内驱力和习作材料的一个便捷通道。儿童漫画表达的都是学生最熟悉、最关心甚至最好奇的内容,具有吸引人的事件、夸张的场景和鲜明的意象,使得儿童有形象可依,思维活跃,从一开始就开阔了儿童的写作思路及写作视野。学生看了不但有话说,而且有话想说,形成“意在笔先”的效果。童漫作文中儿童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并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儿童经过动口、动脑和动手,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将头脑中的漫画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写作的成功感调动了儿童写作的积极性,写作的积极性又促使儿童下一次作文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儿童持续的写作热情。

哪些漫画适合小学生写作?

的确,漫画的种类非常多,但能走进学生写作素材的漫画,应当是符合儿童审美观点的。因此,宋运来认为,需要教师与学生一道筛选或创作适合儿童写作的漫画。儿童漫画一般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内容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低年级可以选择以表现动物为主题的图片;二是以独幅或四连幅为主,篇幅过多会限定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利于教学操作;三是从中能提取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话题;四是表达的风格上要多元化,以丰富学生的“读图”经验。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教材上的作文都教不好,哪来时间与精力去教学童漫作文?新课改赋予了教师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源的权利,与其埋怨教材上的习作材料不好教、学生不喜欢写,不如选择合适的习作材料替代它。宋老师童漫作文的研究为开发习作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经过10余年童漫习作资源库的建设,他们完成了1至6年级说话、写话、习作的课程内容研发,极大地方便了其他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

小学生作文教学有哪些规律?

“为什么写,写得如何”是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所忽视的。宋老师认为,作文不仅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还应当解决写作目的与写作评价问题,因为后者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动力源。

教学中,学生常常“应师命”写作文,却大多不明白习作的目的,或者明白习作目的却不能真正落实,这难免落个学生怕、教师累的结果。唯有明确写作目的,学生才能写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拥有自己的灵魂。如,请学生写文劝说有不良习惯的同学,请学生为考试没考好的莫愁女分忧……可以为了道歉,为了询问,为了禁止,为了庆祝,为了挑战,为了澄清,为了安慰,为了确认,为了关心,为了使人信服,为了纠正错误,为了特定人物的需要,为了自己的情感倾诉等去写作文。总之,要为不同类型的读者去写文章,写出来的话语才会妥帖、得体。交流看对象,讲话看听众,明确了话说给谁听,才会有情而发,不吐不快。

小学生不喜欢作文,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欣赏型的“读者”。学生经过复杂脑力劳动写出来的文章,长期以来只有一位十分苛刻的读者——语文老师。假如我们带着赏识的眼光,创设更多的展示空间,如发表在班级小报、班级板报、校园板报、校园橱窗、校园期刊、校园广播电视、大众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邀请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诸多读者去分享、赞美每位儿童的习作,使得儿童能够从他人的眼睛里感受到自己作品的魅力,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也可。

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要完成每学年16次左右的作文教学,需要对每堂作文课进行合理安排。宋运来并不提倡每次像考试似的作文练习,审过题后,就让学生写。他的经验是作文教学要“前置”,提前请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观察、体验、构思、查阅资料等。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有了写作方向或选题,便会广泛收集积累相关资料,构思写作提纲,酝酿、起草、书写、修改成文。虽然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像作家一样进行创作,但是同样具备“积累、构思、表达、修改”的写作基本程式,同样需要一个收集资料、酝酿写作的过程。建议一次作文练习要两节课连着上,第一堂课分两个时段,上半时用来指导,激发调动学生言说的欲望,下半时用来写作,学生直接写在上交教师的作文本上,不必写在草稿纸上。第二堂课,用来欣赏学生的作文。欣赏而不是讲评,虽然只是一个用词的变化,却是全新的作文讲评理念,因为学生只有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赏识中才会找到习作的信心与写作兴趣,这样的作文欣赏教学方式可以省去学生课后誊抄,教师案牍批改的辛劳,省时、省力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