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会起鸡皮疙瘩?那是你大脑的“封印”在召唤

2021-03-21 19:57:25 作者: 听音乐会起鸡

现在在这个4×9的大屏幕上播放的不是作品本身,这是做这个作品过程的一个说明。整个作品大概时长是10分钟。

其实我们看到这个山水册页不大,但我们放到了一个极大的屏幕上面。

当我们的中国画放到足够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心里有不同的山水,艺术家眼中的国画,不是简单的停留在点画或皴的技法。就像庄子所说的“利于物而不受制于物”,我们听到的细细碎碎的声音,其实是软件拆封后的侯宝林相声中的元素,是用来体现大家看到的画中的皴皴点点。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素材,来表现画作的整体审美精神。细细碎碎的声音,对应的就是《黄宾虹画语录》里面的“沿皴作点三千点,点到山头气韵来”。

除了细细碎碎,还可以听到什么?是古琴大师吴景略的《潇湘水云》,在这里作为一种声音素材加以使用,也是为了突出山水这个主题。

黄宾虹本来就是一个画史研究人员,通过他长期的积累,他发现、顿悟。对于整个山水,他有了一种重新的理解和解构。我们中国文化的厚重感从何而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从我们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里面,一点一点地体会出来的。

现场演出这个作品的时候,一方面使用大屏幕放画面,另一方面是全方位的音响构建,所以你可以感觉到声音是漂浮在整个空中的,就像我们现在这个视频所呈现的这样。我们呈现的飘浮的感觉,也是一种软件所生成的声音效果。这个对应的是黄宾虹画论里面,对于“宿墨理论”的一种应用。

这样一个作品给我最直接的震撼是,我觉得我可以为艺术家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在此之前,虽然我作为艺术类特殊人才被国家派到美国去公派访学,但是我一直在寻找一条我的路径,就是,如何真真正正地让艺术和科学能够有一定的交叉?我们的艺术是不是只能为科学做背景音?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我意识到,在做交叉学科时、在和艺术家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技术,去更好地实现艺术追求和思想。

在高通研究所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完成了这一部作品,此后还有第二部和第三部,作品中有海洋生物的声音的收集和重新塑造。梁雷教授也因为这些作品获得了格文美尔奖,这是国际作曲界的一项顶级赛事,之前华人中只有谭盾老师拿到过这个奖。

这个项目还算是我们传统文化和科学的碰撞,下面这一个,中央音乐学院贾国平教授的这一部作品,就更加现代化一些。

我们来听一下,然后跟大家来说一说,这个声音是什么。

贾国平老师用笙、琵琶、古筝等民乐乐器,对FAST收集到的宇宙脉冲星信号,进行了声音上的再创作。仔细听,有吟、揉、捻、搓,后面还有扫拂……从传统民乐的演奏技巧中挖宝,去反映太空的声音。

听音乐时,你起过鸡皮疙瘩吗?| 图虫创意

刚才大家听我在这儿说,有没有起鸡皮疙瘩?其实,有或没有都是正常的。我们去听音乐会,大家有时会说,哎呀,我今天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这个音乐真棒。“起鸡皮疙瘩”好像是一种夸赞。

因为我自己也有过这种感受,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值得研究一下。后来接触到神经科学的时候,我查到的一些资料说,大家的脑子里面可能还保留了某种你还没有完全被进化掉的部分。但是,至于它具体是大脑里的哪一部分,现在还没有定论,有的说是中脑的部分,有的说是腹侧纹状体,那我们就等着科学家给我们进一步解释。

但是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你有没有这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都是正常的。听音乐时完全不必去追求什么特别的感受。这一点就像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说的“音乐何须懂”,讲得非常有道理,大家就enjoy the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