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会起鸡皮疙瘩?那是你大脑的“封印”在召唤

2021-03-21 19:57:25 作者: 听音乐会起鸡

这就引出来一点,什么样的音乐适合你?很多人问我,牙疼的时候选什么音乐会让自己好受些?就选你最喜欢的,平时最熟悉的,看牙的时候就放那个音乐,它能对你的神经有一定的疗愈效果。

大家看这张图,可能觉得有点奇怪,怎么突然蹦出来一句英文,画面也什么都没有。就像我刚才所说,涉及到国际艺术节这种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跨文化的研究。在神经科学方面,像UCSD(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他们有一个非常棒的神经研究所,曾经在那里工作的佩陀(Aniruddh Petal)教授也提出过,语言和声音之间存在关系。

在语言学的研究里,经常有元音、辅音和音节之间这种节奏的测定。研究人员在对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测定后,发现了一定的趋同性,特别是在浪漫主义后期,我们来听一下。

上面是一句英语,Can you give me a book?然后我们听一下埃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你感觉一下,是不是曲子的duang duan duang duang duang,和Can you give me a book这句话之间的这种节奏是非常像的。

下面我们再听一听法国的作品,那就很像法语,Bonjour Comment ça va,优美流畅。

浪漫主义后期在我们的音乐里面也叫“民族主义时期”,所以对比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问题其实我跟梁雷教授也讨论过。他提到了他的恩师周广仁,中国钢琴界的泰斗。他说他小时候弹琴,其他老师都不收他,只有周广仁老师收了他。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就是要像培养一个作曲家那样去培养孩子们学习音乐。

我把这话解释一下,一个是释放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美术教学的时候,或者是在家里面,给孩子一支笔,给孩子一个本,小朋友好像就特别喜欢画画。那你也不妨试一试,是不是可以在不用特别强的威逼利诱之下,让你的孩子试着创作一下,然后把他创作的小曲录下来,让他一点一点成长,让他自己有一点成就感,这是一种方法。

然后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如何开始孩子们学琴的诱导工作?我在美国的时候,其实美国孩子学琴不像国内孩子学琴,一开始就有一个老师,像私教一样的盯着你练琴。他更多是在幼儿园里面有一个音乐老师,但是他面向的是所有的孩子,而且他不一定是非得要盯着你,关注你这个曲子这儿弹错了或者怎么样。

一开始我就跟我和所有咨询我的家长们说,你要“勾引”你的孩子去学琴,就是你可以在那儿弹琴,或者最好有一个哥哥姐姐在那儿弹琴。小朋友他会从众,他会觉得很好奇,这个时候你最好就让你的孩子和琴之间保持一点距离,随着他被调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兴趣是一定会越来越急迫。越急迫的时候,你作为家长越要有耐心,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认定了,我一定要弹琴,你不给我弹琴我都不下去玩——当然我这是举个例子,可能玩的引诱还是更大的——这时候再让孩子慢慢开始接触乐器。虽然我不是音乐教育从业者,也没培养过那么多小朋友,但我觉得,这种方法你可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能让你孩子的学琴兴趣更加浓厚一点。

最后,又是我“玩”音乐的过程。这是去年(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颁奖晚会之前拍摄的,是我们排练时候的一张照片。我去给他们做晚会策划的时候,委约了平安科技来做的一个AI编曲的《我和我的祖国》。也是让大家看一看,我们音乐学院也是空间蛮小,不一定都是那样辉煌的大场子,我们也有经费紧张的时候,我们也有小的排练厅。

我是一个在音乐学院里面背靠五线谱、黑板,守着两架钢琴,这样一个教书的理工女,谢谢大家听我来分享玩音乐的故事。

演讲嘉宾许多:《听音乐会起鸡皮疙瘩?那是你大脑的“封印”在召唤》 | 拍摄:Vphoto

作者:许多

监制:吴欧

策划:麦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