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那片庄稼地

2021-03-22 11:21:25 作者: 山坡上的那片

天刚亮,张顺东和李国秀就起床了。

开春以后,下过几场雨,庄稼地里的草长起来了,夫妻俩商量好了,今天要去地里除草。

张顺东收拾好农具,放在电动三轮车上。这辆电动三轮车,既是他俩的交通工具,又是他俩的生产工具。

李国秀穿了个坎肩,从堂屋里出来,张顺东把她扶上车,就发动起车子,朝村外山坡上的庄稼地开去。

张顺东与李国秀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的一对身残志坚的夫妻。夫妻俩只有一只手、两只脚,却顽强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张顺东1974年出生,六岁那年,放羊时不小心被高压电击伤,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他的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

虽然残疾了,可张顺东还是想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什么活儿都抢着干。

十九岁那年,张顺东与李国秀相识。李国秀也是残疾人,生下来就没有双手。但她不认命,用脚夹着笔写字,用大脚趾头翻书,就这样读完了初中。她还用一双脚练习做家务事,用嘴叼东西,用下巴和脖子夹杯子、瓶子。李国秀不但能生活自理,家务活农活样样能做,还能用脚穿针引线、缝衣裳绣花朵。

两人一见钟情,可李国秀的哥哥怕他们在一起吃苦受累,过不好日子,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

张顺东不气馁,他用自己的勤劳打动了李国秀,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那个年代的山区农村,普通人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何况两个残疾人。但张顺东李国秀却十分乐观。一间土屋,两亩薄田,他们开启了婚后的新生活。

女儿出生了,又煮饭又住人的屋子烟熏火燎,怕影响女儿的健康,张顺东筹划再盖一间小屋。

天刚放亮,张顺东就起来,到村外挖泥,一点一点挑回来,打成土基。

今天干一点,明天干一点,一间小厨房就盖起来了。里面再打个矮灶,李国秀就可以坐在板凳上,用脚做饭炒菜。

“要是能有个地方,养点鸡和猪,就更好了!”

李国秀一说,张顺东就动了起来。

东川气候炎热,白天不好干活,张顺东就早起晚歇。个把月,他又把鸡圈猪圈砌起来了。

李国秀高高兴兴地买了几只小鸡一头小猪养起来。

李国秀脸上的笑容,就是对张顺东极大的鼓舞。他跟李国秀商量,又在家门口砌了一间土屋,开了一个小卖铺。

栽秧的日子到了,张顺东要到村里去请人犁田。田犁好了,自己插秧。

好在张顺东人缘好,虽然村民们家家都忙,但只要他开了口,再忙大家都会挤出时间帮他。

张顺东栽秧比别人难,两条假肢深陷在泥里,迈一步都非常吃力。一只手栽秧,也比正常人难出好几倍。

李国秀则坐在田埂上,用双脚把秧苗捆成把,一只脚勾起秧把,送到张顺东身边。

早上十点多钟,太阳太辣,人们都撤了,太阳落山后才回来再干一会儿。

张顺东不撤,他慢,怕误了时节,必须顶着热辣辣的太阳继续栽。

田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俩。

中午饭是带来的,找个阴凉处,用沟里的水洗把脸,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

下午的气温高,张顺东光着膀子继续栽秧,背上的皮晒脱一层又一层。

太阳落山后,有丝丝凉风吹来。

李国秀心疼张顺东,朝他喊:“顺东!算了,累一天了,明天再栽!”

张顺东应道:“趁着凉快,再栽一阵!”虽然已又累又饿,腰都直不起来,张顺东还是舍不得走。

月亮出来,又隐没在云层里。夫妻俩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时间过得真快。薅秧、除草、施肥、放水,感觉还没缓过气来,稻谷就熟了。

张顺东把稻谷割倒,送到田埂上,李国秀坐在板凳上,用脚把稻谷一捆捆扎起来……

还有点旱地在村外山坡上。种庄稼不赚钱,有的人家的地都撂荒了。张顺东舍不得,每年都要种点包谷、洋芋。

点包谷的季节,李国秀前一天晚上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天一亮,两人起来,随便吃几口冷饭,就背着背篓下地。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