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千算万算,算漏了三件事

2021-03-22 14:42:05 作者: 美方千算万算

3 月 18 日,中美安克雷奇会晤如期举行,美国新政府外交核心团队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首秀。

当然,结果也是不出意外地充满了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在会晤开幕式上,美方继续用某种近似 PUA 的方式,对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期间的言论和举措,直接违反了业界公认的外交规范,紧接着就迎来了美方事先完全无法预料的猛烈反击。

中方代表、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同志,对美方不负责任、无视外交基本礼仪、屡屡突破底线的方式,进行猛烈还击。杨洁篪同志在反击中明确指出,"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铿锵有力的措辞,如九天之上的罡风,横扫冰天雪地安克雷奇会场,震撼了密切关注安克雷奇会晤的全球舆论场,也震慑着一众对中美关系、对中国怀有各色心思的宵小之徒。

对严厉措辞同样感到讶异的媒体,在代表团两轮会晤间隙采访王毅外长,得到的是云淡风清的回答:第一轮会晤谈不上什么紧张,双方只是在阐述各自的立场。大国外交应有的从容、坚定、气度与从容,在中方两位外交高手的言行间,展露无遗。

美方千算万算,算漏了三件事

这样的首秀,对拜登的外交团队来说,是机关算尽后应得的:

在安克雷奇会晤开始前的准备期间,从公布会晤相关信息开始,各种华盛顿政坛喜闻乐见的小技巧、小算计、小动作就层出不穷。美方非常清楚本次会晤的份量,特别是对于主导会晤的主官可能带来的政治加分,因此极力想营造出一种 " 根据民主党主导价值观和理念,集结盟友力量,在安克雷奇成功达成压制崛起中国 " 的态势、氛围和印象。

会晤之前,美国通过组织 " 四边机制 "(QUAD),拉动日美 2 2 会谈凑人气,以及算定在中方代表起飞后宣布涉港制裁等等;会晤开始后,又通过超时发言,试图实现媒体对美方代表单方面偏颇报道的现场努力,发言内容中尝试构建居高临下的 " 教师爷 " 形象等等。

诸如此类的小算计都显示出美方代表——无论是跟随奥巴马时期的国务卿希拉里出道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还是得到美国现任总统背书的布林肯,都是精通华盛顿政治小手段的新一代青年活跃人物的代表。

美方千算万算,算漏了三件事

会谈现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摘下口罩,不断对记者们做着 " 回来 " 的手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向记者团的方向看去,显得有些局促。

但是,沙利文和布林肯,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三件事情:

第一,外交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技术活,讲究的是专业,而非建立在精致利己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算计。这个是从欧美职业外交圈传承下来的基本游戏规则,而美方团队却在这点上犯了最基本的错误:偏离了外交的本质,将某些与国家利益无关的算计和想法,放到了更优先的位置。

能够犯下让记者重新返场、单方面记录美方发言后再离开的这种重大错误,当然需要被资深外交前辈严肃认真地上一课,解释解释什么叫外交基本礼仪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洁篪同志的反击,更像是给沙利文、布林肯这两个玩脱线的美国高官,所开设的外交课程。

第二,外交的核心逻辑,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国家间谈判与交互行为,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纯话语游戏。因为美方自己的不当行为,让外界得以全面了解中美双方代表第一回合会谈的主要内容。

从内容看,美方代表对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对中美关系需求的理解和认识,存在显著的偏差,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美方将中美关系看作是一场纯粹的话语游戏,认定只要通过在诸多问题上反复堆叠符合美国国内政治偏好、符合民主党认知、符合特定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立场的词藻,然后将这堆词藻反复灌输给中方,就能够做好中美外交了。

他们搞错了一点,欧美自己搞出来的 " 强权即公理 "(Might is right)当然是强盗逻辑,但是与自身诉求、所处地位相匹配的 Might,至少是一种必要非充分条件。在 2016 年之后,持续经历特朗普执政、新冠疫情冲击且明显应对不当的美国,其自身所具有的客观实力以及对这种实力的主观认知,已经不足以让美方再来搞什么所谓的 " 从实力地位出发 " 的外交了。这其实可能已经是各方,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普遍共识,只是这次中方代表在美方意外造就的环境下,实话实说罢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