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疆务工是强迫劳动?两位新疆姑娘晒“硬核”数据辟谣

2021-03-29 08:37:59 作者: 出疆务工是强

“许多普通的新疆少数民族工人并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那我们就来做他们和外界的桥梁。”

出疆务工是强迫劳动?两位新疆姑娘晒“硬核”数据辟谣

最近几天,H&M、耐克等公司以所谓“强迫劳动”为由,宣称拒绝使用新疆棉,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强烈反应和各方关注。

出疆务工竟被污蔑成了“强迫劳动”?一年前,正在新疆进行自己博士论文田野调查的尼罗拜尔·艾尔提和陈宁,读到了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简称ASPI)发布的报告《贩卖维吾尔族:疆外的“再教育”、强迫劳动和监控》。震惊、愤慨之余,两位土生土长的新疆姑娘决定行动起来,为家乡“做点儿什么”。

她们在广东开始了一项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工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实地调研。历时9个月。她们走访当地企业(包括ASPI报告中提到的2家企业),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并进行科学梳理和分析。

2021年3月23日,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发布了她们的调研报告《“强迫劳动”还是“追求美好生活”?——新疆工人内地务工情况调查》,两个新疆姑娘以丰富、翔实的“硬核”证据将西方的反华谎言一一戳破。

出疆务工是强迫劳动?两位新疆姑娘晒“硬核”数据辟谣

尼罗拜尔(左四)和陈宁(右一)与新疆少数民族工人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实地调查 掌握一手素材

“非常非常震惊。”尼罗拜尔这样形容自己第一次读到ASPI报告时的感受。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新疆维吾尔族姑娘,受益于“内高班”的教育政策,15岁时到了深圳读高中,后来一路求学,读到博士。在她看来,ASPI报告里的描述和她从小熟悉的家乡相去甚远:“我的亲人、同乡中有许多人出疆务工,这原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劳动力流动了,就像中国其他中西部省份的人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一样,却被ASPI恶意解读为中国政府让新疆少数民族劳动者在内地企业接受‘强迫劳动’,对他们进行‘再教育’。这种黑白颠倒的言论,无论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工人,还是对中国政府,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同样被ASPI报告刺痛的还有陈宁。这个在乌鲁木齐出生、长大的姑娘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外公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当年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从上海来到新疆,三代人在此扎根奉献。陈宁说:“ASPI报告中所谓的‘证据’都是一些二手资料,比如卫星图片、论坛留言、西方媒体报道等,根本没有实地调查,这是严重违背学术规范和科学精神的,完全不具有真实性。”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她想用严谨、科学的研究为自己的家乡正名。

两个新疆姑娘一拍即合,在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的支持下,她们以特约研究员的身份开始了实地调研。

出疆务工是强迫劳动?两位新疆姑娘晒“硬核”数据辟谣

尼罗拜尔和陈宁在企业与新疆少数民族工人进行访谈。

在近9个月的时间里,她们深入广东省内5家聘用新疆少数民族工人的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家正是ASPI报告中所提及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她们参与式观察并记录下了新疆少数民族工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访谈了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在内的70名新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最终形成了一份1.8万字的调研报告《“强迫劳动”还是“追求美好生活”?——新疆工人内地务工情况调查》。

这份报告完全以实地调查所得的一手素材为支撑,回答了新疆少数民族群众为什么到内地企业务工、他们在内地企业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如何、到内地企业务工对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有何意义、他们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等问题,呈现了新疆工人在内地企业务工的真实情况。

“硬核”数据击破反华谎言

ASPI报告诬称,新疆少数民族工人在内地企业务工并不是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而是在被逼迫、受威胁之下进行的“强迫劳动”。尼罗拜尔和陈宁的调研有力驳斥了这一言论——5家企业的每一位新疆少数民族工人都是出于个人选择,自发自愿前来广东务工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