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盯人,手把手,南京万名桶边“守门员”教市民分垃圾

2021-04-02 18:40:04 作者: 人盯人,手把

交汇点讯 4月1日,顶山街道浦润花园成为南京江北新区首个撤出垃圾分类收集点指导员的小区。这意味着,从2020年11月1日南京实施强制垃圾分类5个月来,这个小区居民已成功养成精准分类习惯。接下来,小区物业将成为垃圾点位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无论是主动或被动,理解或不解,配合或不配合,新的文明习惯正不可阻挡地在南京市民中养成。来自南京市城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厨余垃圾量上升到原来的近10倍,日均已达970吨。

在这条习惯养成之路上,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像“守门员”一样贴身指导。数据显示,全市6000多个小区,3248个小区建成7011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289个小区撤桶并点,总计培训指导员、志愿者共计2万余名,1万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桶边指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盯人 手把手

每天早上7点,垃圾分类指导员蛇义凤准时来到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宋都美域。

她从去年11月就担任指导员,原本工作地点在小区7栋,但7栋楼下的垃圾亭至今没有建起来。“当时闹得不可开交”,蛇义凤回忆,7栋打算建垃圾亭的时候,一名住户认为原有楼栋底下的垃圾桶是业主的财产,物业不应该搬走,同时拒绝在7栋附近建垃圾亭,要求建到小区外面。“最终7栋建垃圾亭的位置方案也没谈拢。5栋垃圾亭顺利建好了,我就调来这里引导。”于是,整个小区垃圾分类就有了两套“办法”,有垃圾亭的楼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四分类”,没有垃圾亭的楼栋常常疏于管理。

蛇义凤观察,“先配合”的居民会主动去学习,并记住垃圾分类方法;“后配合”的就比较被动,不仅不太配合,要慢慢教,还要帮他们二次分类垃圾。

舍难求易、舍烦求便很常见。“有一次,一名住户来扔垃圾,我看他完全没有分,就打开他的垃圾袋,现场一边帮他重新分,一边教他,‘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要放到这里面……’” 蛇义凤说,“教着教着,那人就从我手里拿走垃圾袋,说我不在这里扔垃圾了,我带去其他楼栋丢。”

74岁的金贵兰在建邺区水西门大街87号当指导员。有时候,金贵兰引导对方分类,对方却反驳:“我能帮你提过来已经很不错了”。有位居民提着整袋装的过期面粉来扔,金贵兰接过来,把袋子扯开进行“破袋”操作,面粉扬起,迷了她的眼睛。

“四五个月过去了,会的人已经很自觉分了,但总还是有不愿意配合的人。”不管怎样,见到居民来扔垃圾,金贵兰总是说“谢谢!谢谢!”,随后自己来二次分类。

“如果‘二次分类’不分准确,拖运车会拒绝运走,垃圾将堆积下来。”每天到岗,蛇义凤做的第一件事是拖出每个垃圾桶,挨个垃圾袋拆开检查并重新分类。从厨余垃圾桶中剔除其他垃圾、为厨余垃圾破袋、清理放在垃圾桶外的垃圾……蛇义凤仔细操作,事后认真清理现场,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到值班的垃圾亭地上有斑驳的油渍。

年轻人早上急匆匆要上班,一边跑一边留下一串喊声:“对不起阿姨,您帮我分一下吧,我上班来不及了!” 蛇义凤对此并不介意。遇到不配合的住户,不会生气吗?“也没有办法,习惯养成总要一个过程。”5栋从今年1月底开始建好垃圾亭并配有指导员,“恰好经历了一个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居民,一个月养成了分类习惯。”蛇义凤说,接下来,她有信心教会其他居民准确分类。

刘健在秦淮区户部街33号天之都大厦做垃圾分类指导员。“去年11月1日之前,这里的垃圾亭就建好了,在楼道、电梯等显眼的地方张贴提示,告诉住户‘南京要实现垃圾分类了’‘垃圾亭在大厦西南角’,挨家挨户入户宣传。”大厦属于商业型住宅,共792户,有400户左右都是民宿,其余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因为住户流动性强,垃圾分类很难推进,每天还是有住户往原来楼道摆放垃圾桶的地方扔垃圾。起初,物业通过外卖和快递包装上的信息回溯扔垃圾的人,“后来住户也变‘聪明’了,会撕掉上面的信息再把垃圾扔到没有桶的楼道里。”刘健很无奈。好在物业、街道、社区的宣传在住户中慢慢见效,二次分拣的垃圾量正在逐渐变少,去年11月1日刚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时,几乎所有垃圾都被扔在楼道里,保洁员一天需要清拖下来65桶垃圾,现在已经减少到每天20余桶。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