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便利店、公园、街道各处的监控摄像头;
大到调动卫星和大数据平台。
工作人员可通过前者,通过收到的卫星影像,轻松开启"放大镜视角",让迪克遁于无形。
借助后者,工作人员只需登录,方可通过人像识别,得知迪克身边所有基础对象的全部资料。
包括家世、学历、社会背景等等。
凶手将上述这些手段整合,组建起一个攻击力十足的"超级武器",对迪克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过程轰轰烈烈,震撼无比。
它着实印证了那句话,戏剧来源于生活。
毫无疑问,大数据等高科技如今我们已离不开,它关乎民生,尤其在遭疫情侵害的2020年,体现更是尤为明显。
配合防疫,在特殊时期,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
但,怕就怕,路走歪。
比如接二连三新冠患者信息泄露事件。
上周,沈阳阳性患者尹某某和家人所登记信息流到网络,被广泛转发,备受争议。
以至于这家人受骚扰电话、恶意短信攻击,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
信息究竟是如何流出来的?
各种猜测都有,警方已介入调查。
讲真,无论泄露者是出于对疫情的警惕,还是其它,都改变不了ta违反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法规。
该行为切实体现了一个人法制意识的薄弱,这对一个位居特殊岗位的人来说,尤为致命。
因为最后所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后果也更严重。
此外,除了上述特殊时期的特殊案例,现实更多的涉嫌隐私犯罪,是出于利益需求。
像是健康宝照片泄露。
众多明星的素颜照被打包售卖,2块钱卖70张。
还有文章开头提到的偷拍窃听黑色产业链。
经专业人士对监听设备调查发现,里面安装的SIM卡,皆属于物流网专用号段。
其主要面向物流公司、智能设备厂家等企业,并不面向个人。
他们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合法申请,但显然,他们并没有在正常渠道去使用。
援引专家的话讲,路歪到这,法律要进行遏制。
综上,我们不得不承认——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具有前瞻性,能引发反思,带来思考。
是的,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
无处不在的"监听"隐患,倘若有心,实施监视是如此的轻而易举,现实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迪克"。
因此,如何更有效地监管?
把技术的好,发挥到极致,同时又做到尊重与保护隐私?
是我们当下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但,难解决不代表放弃解决。
毕竟,无论科技和时代如何发展,"以人为本"都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