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椅子”不简单

2021-04-09 09:24:50 作者: 这把“椅子”

于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小型火箭作为动力的弹射座椅横空出世,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零-零”弹射座椅,即能够在飞机零高度、零速度的情况实施安全弹射。“零-零”标准奠定了现代弹射座椅发展的技术基础。该型座椅的代表作是马丁·贝克公司为“狂风”战斗机研制的MK.10型弹射座椅。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高空高速成为衡量战斗机性能的关键指标,对于弹射座椅的研究也进入新阶段:同时解决高空和高速状态下的安全弹射问题,理论上可以实现1000千米时速、20千米高度下的安全弹射。这一阶段的弹射座椅以苏联研制的K-36通用弹射座椅最为有名。21世纪之前苏/俄研制的几乎所有战机都装备了这款座椅。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2014年,全世界约有1.5万名飞行员借助弹射座椅死里逃生。弹射座椅技术的深入发展,无疑是世界各国军机飞行员的福音。

研发不易,使用亦难

毫无疑问,弹射座椅很实用,但真正拥有相关研发技术的国家很少。全球仅有美、俄、中、英、法5国具备该项装备的自研生产能力。目前,法国已经放弃对弹射座椅的继续研发,转而购买马丁·贝克公司的产品。别看只是一把不起眼的“椅子”,其研制难度在某种意义上不亚于发动机等尖端航空技术。这也正是此次韩、阿两国军机交易被“卡脖子”的主要原因。

此外,飞行员在实际操作使用弹射座椅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对最佳弹射时机的把握。一般来讲,理想的弹射状态是战机处于水平飞行姿态。弹射逃生并非“启动即完成”的零延时行为,这里面包括抛离或爆破座舱盖、固定飞行员身体、弹射出舱等一系列动作。按照当今世界主流标准,弹射出舱从启动到完成大约需要1.1~1.7秒,这段时间内,受损战机可能会出现姿态失控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所以,飞行员稍有犹豫就会影响弹射后的有效开伞高度和姿态,从而导致逃生失败。

2010年7月,加拿大空军一架F-18战斗机为航空展进行预演时失控,飞行员多次挽救无果后在战机坠地前逃生。因为弹射姿态较差,这名飞行员落地后即陷入昏迷。

如果说研制、实施方面的问题还能通过长期经验积累和有素的训练加以解决,那么弹射过程对飞行员身体的损伤则近乎难以避免。

数据显示,就算是最先进的弹射座椅,飞行员在被弹射瞬间也将承受很大的过载。这一过程用时很短,但对人体的伤害显而易见。今年9月,印度空军一名驾驶米格-27战斗机的飞行员在弹射后“淡定躺在田间”的新闻冲上头条,事实却是,这名飞行员的颈椎在弹射时受到损伤,不得不长躺不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当前,各国正在竞相攀登研发第四代弹射座椅的“技术高峰”,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多种飞行姿态条件下的安全弹射问题,也就是说确保飞机在任何姿态下都能为飞行员提供可靠的弹射逃生条件。同时,进一步增强超音速飞行时的弹射保障。虽然多数第三代弹射座椅都宣称能实现超音速弹射,但目前仅有苏/俄制K-36系统成功实施过相关测试,且飞行员未受到严重伤害。

事实上,第四代弹射座椅的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末已提出,由于需要攻克的难题太多,进展一直不够明显。如今,这一工作似乎又遇到了更多新情况。

当高超声速技术的门槛不断拉低,高超声速飞行或许会成为未来战机的核心指标。毫无疑问,这将给弹射逃生技术带来新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空军飞行员罗伯特·邦德试驾通过未知渠道获得的米格-23战斗机时突遇故障,在2马赫速度下实施弹射。结果,出舱瞬间他即被迎面高速气流“吹断”颈椎,当场遇难。

无人机的蓬勃发展也将深刻影响弹射座椅技术走向。如今,有人和无人战机编队已日趋成为未来空战的重要组织形态,实践中表现为1架有人战机控制数架甚至10余架甚至更多无人战机。有人战机一般处于机群中央位置,这将产生一连串新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飞行员弹射时周围的无人机能否实时规避?

科技发展总是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战场的需求却往往现实而具体。航空救生装备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被历史证明。这就决定了这方面的研发将继续推进,因为在这方面向前每走一小步,都是对保护飞行员生命安全的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