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墨影,纸上春秋”行走的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校园行活动在山东博物馆举办

2021-04-12 13:58:08 作者: “文物墨影,

鲁网4月12日讯4月10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东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山东省博物馆联盟承办的“文物墨影,纸上春秋”——行走的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于山东博物馆举行。

山东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副主席张宏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周晓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倪国圣、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山东省金融学会秘书长李菡以及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山东省博物馆联盟相关代表出席启动仪式。知名书法文物专家、中小学学生代表也来到了仪式现场参与活动。山东博物馆副馆长卢朝辉主持本次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张宏明致辞表示,普及文物知识对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极为重要。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体力量,让书法文物在宣传普及创新理论、涵育优秀传统文化中活起来。

周晓波在发言中表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历来高度重视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此次活动能够让民众感知到文物,是切实实现文化惠民的又一标志。此次活动采用创新、多元的形式,将博物馆文物带进山东省中小学的课堂,是一次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尝试,将充分发挥了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对山东文物走向全国与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助力山东文化旅游事业起到积极影响。

郑同修馆长就活动亮点、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在郑馆长看来,本次活动不仅是书法教育与馆藏文物的首次结合,也是利用科学技术打破地域限制、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创新性实践,更是面向乡村中小学生,让传统文化助力美育的一次积极探索。活动包含馆藏书法文物进校园、临摹作品征集与评选、活动成果展示等部分,还将邀请书法文物专家走进省内多个地市的中小学开展书法讲座,普及书法、文物等传统文化知识,专家们在现场指导学生进行书法临摹,体验传统文化魅力。郑同修表示,今后山东博物馆将继续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因为一座馆,爱上一座城”的文化愿景。

随着启动仪式的圆满完成,“文物墨影,纸上春秋”行走的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校园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书法文物专家现场为学生讲授书法文物知识,指导学生体验临摹书法大师作品。

书法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承载着华夏民族文化的精神。本次活动采用创意的艺术形式与表现内容,将文物与书法相结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全方位实践,积极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利民,让文化资源惠及全省。活动包含馆藏书法文物校园行、临摹作品征集与评选、活动成果展示等精彩部分,将实现寓教于乐的价值追求。本次活动从省内各博物馆精选出东晋王羲之黄庭经拓本、魏孙辽浮图铭、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拓本、明文征明小楷等20件文物,通过高清影像资料以及喷绘等艺术表现形式,打破博物馆与教育系统的距离限制,让经典文物穿越千年彰显当代价值。另外,在同步开展的临摹作品征集与评选活动中,省内所有中小学生均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物进行临摹,积极进行投稿,在亲身参与活动中感受文物与博物馆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本网记者)

“文物墨影,纸上春秋”行走的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名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