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获奖作者| 林峤

2021-04-16 10:38:56 作者: 兰亭获奖作者

徐之腾为林峤先生造像

林峤,1963年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化馆研究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作品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获“全国奖”)、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第四届(最高奖)、第五届、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妙品奖”;全国第二届、三届隶书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1998年兰亭奖·牡丹杯优秀奖;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铜奖、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文化部系统2012全国青年美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作品收入中国书协、全日本书道联盟主办的《中日代表书家展》(日本·1992年)等大型书集。著有《震影墨痕•林峤书画精选》《林峤水墨画集》《林峤山水写生》《林峤书画》《当代四川中青年书法名家系列丛书•林峤》《2015林峤书画新作》《林峤汉砖佛造像》等专辑。

4月14日,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

暨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颁奖典礼在绍兴举行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现场

获奖证书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颁奖词

林峤(铜奖)

书坛老将,画界精英。

汉碑章草,法古本心。

潜修静养,元气充盈。

巴蜀扬名,不忘山阴。

林峤是当代书坛中生代书家的优秀代表,也是“巴蜀画派”的先锋主将,数十年潜心艺事,书画并进,深入生活,情系乡民,实践了“立人品、储学养、扩眼界、美气质”的艺术主张,不断进取,成绩斐然。

投稿小记

“成功”实属意外

林峤

2021年3月22日下午两点半,好友李在兵突然来电:“赶紧看,你获兰亭奖了!”我觉得简直是开玩笑,短暂愣神后,马上用手机捜索“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及入选人选名单公示”,当看到获得书法创作方向铜奖名单上“林峤(四川)”时,思路似乎还在“意外”的漩涡中打转。等我静下心来,思前及远,觉得我其实为这个“兰亭梦”,已经锲而不舍地奋斗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前,我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1998年兰亭奖·牡丹杯”中获得过优秀奖。二十二年来,並非不想获奖,只因我心里渐渐明确树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夯实基础,五体书法全面发展,花甲后再谈个性和自由发挥,如果相信功夫当不负人的话,期待古稀之年会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就这样,一路艰辛,从未放弃过努力。虽然也有过全国第二、三届隶书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全国首届手卷展(行书)等的入展或获奖,但更多时候,我有意疏远参展,在展外作冷眼旁观,练功蓄势。自己心里非常明白,这些平素从未间歇的努力都是练擦边球,为实现自己梦想必须储备足够的学养和功力。

元月五日下午两点,省书协副秘书长唐昊老师发来了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我经过慎重考虑,作出了放弃省书协集体推选的决定,回复十四个字:“我想再努力三年,争取参加下一届!”

半月后,戴跃主席打来电话,鼓励我参加兰亭奖的投稿,我实在缺乏信心,再次放弃了。

参加中国书协第八次书代会出征动员会会前,戴跃主席再次鼓励我参加,我一笑,又一次“临阵回避”了。原因很简单,我已年近花甲,底气不足,怕万一落选,愧对弟子。

艺术人生苦旅,一路阴晴变化,时有意外。

元月28日,全国第八届书代会结束当天下午在返程的首都机场登机大厅休憩港,戴跃主席再次鼓励我参加“兰亭奖”投稿。我原本有畏难情绪,没有投稿“兰亭”的意向。那天经戴主席的敦促,顺便在手机调出了近年写的几件作品的图片,请戴主席赐教。戴主席当场为我初步确定了八尺隶书中堂和八尺章草四条屏两件作品作为备选,并提出最后的敲定必须返回成都后要看原作,接着他又对我将要准备的第三件作品,提了些具体的要求,让我春节放弃休假,在交稿前再冲刺一下。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