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27.2万天价摊位经营一个月只赚两三万?摊主回应

2021-04-16 13:58:45 作者: 淮阳27.2

3月14日,阴历二月初二,河南淮阳。黑压压的人群潮水般涌向太昊陵广场102号摊位,几乎每个人都举着手机在拍视频。张雨被人群和手机围在中间,俨然一个正被粉丝围追堵截的电影明星。

“张老板,如果赔了咋办?”人群中有人问。

“没挣回本也不碍事,就算不赚钱,权当为淮阳做宣传了。”张雨的回答更像是应对媒体采访的“外交辞令”。3月7日,他在太昊陵庙会摊位拍卖会上,以27.2万的“天价”拍下了102号摊位一个月的使用权后,有摊主看到他“走出会场的时候腿都是软的”。

“天价摊位”事件爆出后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网友们议论的焦点几乎都围绕“一个月后生意是赔还是赚”。4月9日,距庙会结束还有5天,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记者再次来到淮阳太昊陵采访天价摊主张雨,看看他的“成绩单”。

一天营收四五万 有人“赞助”塑料袋

见到张雨时,他正吃午饭。一碗凉皮,两块自家销售的老式压缩馍,再配上一瓶绿茶是工作餐的标配。一顿风卷残云的狂塞后,他又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离阴历三月初三庙会结束还有5天,他得利用好“冲刺时刻”。

“压缩馍,压缩馍,小孩吃了上大学。”只有地道的河南话才能喊出这句话的韵味,张雨站在摊前喊话招揽着生意,慕名前来的顾客已经把102号摊位围了几层。

和二十多天前相比,张雨更显从容,他一边忙着生意,还不时应付粉丝的合影要求。“庙会刚开始那两天,澳门、新疆、重庆、江西的好多网友都来找我。”这样的状况是他原本想象不到的,更让他意外的是,自己竟然从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成了全国“名人”。

淮阳27.2万天价摊位经营一个月只赚两三万?摊主回应

张雨(右三)与慕名前来的顾客合影

有了名人效应,“赞助”自然找上门来。淮阳当地一家地产公司,免费为张雨提供了装压缩馍的塑料袋。袋子上一面印着“27.2万,网红打卡淮阳特产压缩馍”的字样,另一面则印上了自家地产项目的名称和宣传语。对于这种双赢的局面,张雨也乐意接受。

几位在淮阳当地粘地板砖的师傅也组团前来,他们提前写好一段广告词让张雨帮忙宣传。“粘砖师傅属淮阳,他能粘地能粘墙,能粘别墅和楼王,网友传递正能量……各位有粘砖需求的可以找这几位师傅啊。”对着手机屏幕,张雨为粘砖师傅做起了宣传。为表感谢,几位师傅一人买了几兜压缩馍。“做生意都不容易,相互帮忙呗。”张雨说。

几天前,张雨还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款知名男装的直播带货。“我在直播间上了一款原价48元、秒杀价1元的袜子,一共74双,真的是‘秒杀’,我都没抢到。”

做了十几年传统生意的张雨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网络流量的强大,“断货”成为这段时间的常态。“生意好时每天能卖四五万块钱。”张雨透露,截至4月9日当天,摊位营业额已将近70万元,除去27.2万元的摊位费和一个月来16万多元的工人工资,应该还能赚一些。“具体赚多少还不知道,因为面钱、芝麻钱、油钱都没结算完。”张雨说。

天价摊位热度不减 普通摊位生意冷清

庙会接近尾声,与102号摊位的火爆销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压缩馍卖家门前的冷清。

苏女士在太昊陵广场上做了多年的压缩馍生意,今年她以16.2万的价格拍下了相邻的四间摊位一个月的使用权,本想着好好经营,弥补一下去年疫情期间的损失,可现实却很“骨感”。“过了阴历二月十五(3月27日)庙会上的人明显就少了,现在有些人流也都被27.2万网红店吸引走了。”

苏女士说,以她前几年的经验,庙会上的顾客基本上属于“雨露均沾”,每家的客人都很平均,但今年因为天价摊位,她家的生意冷清了不少。“人家到我们这儿一张口就是,你们是不是27.2万摊位,我们又不能骗人家,只能跟他们说那个摊位在那边。”苏女士说,因天价摊位的推动,今年的压缩馍获得了更高关注度,购买压缩馍的客人增加了。虽远不及天价摊位的生意,苏女士家的投入目前已经回本,“能赚五六万块钱吧”。

淮阳27.2万天价摊位经营一个月只赚两三万?摊主回应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