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周亚夫,名将绛侯周勃之子。父子都是汉朝的肱股之臣。父亲周勃,不仅是西汉开国功臣,更使刘邦临终前把大汉江山托孤给他,后来,周勃诛灭吕氏,迎立汉文帝,不辱周勃安刘的使命;儿子周亚夫,被汉文帝认为是“真将军”,并给汉景帝留下“国有难,找亚夫”的遗言,周亚夫驻军细柳,守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蹄蹂躏,平七国之乱,粉碎诸侯分裂汉朝和割据的阴谋,功劳比肩其父。将门虎子,不一样的细柳营
公元前158年,军臣单于带领6万铁骑,侵犯汉朝北部边境上郡(今陕西绥德)和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一时间战火又起。
大敌当前,汉文帝派三位大将分三路前去御敌。同时派文札将军驻军霸上(今西安东南),徐厉将军驻军棘门(今陕西咸阳东北),周亚夫将军驻军细柳(今咸阳西南),命令他们警备国都长安,以防匈奴入侵。
周亚夫
一天,文帝到长安附近的三个军营视察慰劳,在霸上和棘门,劳军的车驾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将军以下的军官都骑马迎进送出,汉文帝一行受到隆重地欢迎和接待。
文帝又来到细柳军营,官兵都披坚持锐,弓上弦,刀出鞘,持战备状态。
文帝的先行官来到营门口,被岗哨拦住,不让进去。
先行官喝令:“放肆,皇帝马上驾到,赶快打开营门迎接!”
哨兵镇定地说:“军中只听将令,没有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这时,汉文帝的车驾已经到了,哨兵照挡不误。
汉文帝只好命令侍从拿出皇帝的符节,将军周亚夫见到符节才下令打开营门。
汉文帝车驾刚进营门,守营卫士郑重地说:“军中有规定,军营中不允许车辆奔跑!”,文帝听了吩咐侍从握紧缰绳,缓慢前行。
到了中军营帐,只见将军周亚夫全副戎装,手持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汉文帝车驾前,拱手施礼道:“臣盔甲在身,请允许臣以军力朝见陛下。”
文帝见状,大为震动,在车上严肃地答礼。
慰问结束后,侍从抱怨周亚夫对皇帝的无理,文帝却赞叹道:“亚夫军容威严,号令如山,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如果将军们都向亚夫这样治军,匈奴就不敢犯边了!”
和匈奴战争结束后,周亚夫被提升为中尉,掌管北军,负责京城的治安。
第二年,文帝一病不起,临终前对太子刘启说:“国有难,找亚夫!”
文帝死后,汉景帝刘启继位,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晁错消藩,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汉高祖打下天下的时候,分封了22个诸侯国,国王都是刘氏子孙。到汉景帝的时候,这些诸侯国变得强大起来。
此时,主张消藩的晁错得到重用,他在给汉景帝《削藩策》中列举吴王刘濞私开铜矿铸钱、煮海水取盐、招兵买马,他指出,刘濞动机不纯,迟早会叛乱,建议夺取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朝廷。
晁错削藩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开始正式削藩,以各种罪名削掉了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常山郡,胶西王刘昂的六个县。
吴王刘濞抢在朝廷正式削吴之前,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扇动楚、赵、胶东、淄川、济南等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浩大,震惊朝野。汉景帝惊慌之余,想起了汉文帝“国有难,找亚夫”的临终遗嘱,于是,拜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名将军声讨叛军。
周亚夫给出的平叛方案是:不跟叛军正面战争,先让梁国(位于今河南商丘,是汉景帝弟弟刘武的封地,装备精良)拖住叛军,周亚夫部队切断叛军粮道,没有了粮食,叛军会自乱阵脚,然后一举歼灭之。
汉景帝批准了这个方案。
周亚夫率军至昌邑,挖深沟、筑高墙。
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梁国是叛军西进攻打长安的必经之路,叛军一路向西,猛烈进攻梁国,梁国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