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读别人写的东西,哭了两次

2021-04-20 10:46:37 作者: 最近因为读别

唉,我最近因为读别人写的东西,哭了两次。

第一次是因为那个博士写的论文答谢。

我们写论文,致谢部分都是套话,这篇文章不同,这位博士不同。

他在致谢部分,回顾了自己短暂的人生。

他说,“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并非虚言。

他说,自己出生在小山坳,十二岁时母亲离家;十七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同年,婆婆病故,下葬时仅一副薄薄的棺材。

家里还有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他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他学的计算机,启蒙老师于他而言,如兄长一般,可惜没看到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师母对他同样照顾有加,可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

他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读书,如果下雨,就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

常因拖欠学费被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

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但父亲会把黄鳝偷偷卖掉,去买肉和酒。

他成绩大抵不错,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

他说如果不是这样,他可能早就放弃,早就被无数个尊严脆弱的时刻压垮。

我有时候觉得命运真的好不公平。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摸爬滚打,“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

但看完这个致谢我又觉得命运很是公平。

一个小山坳里的孩子,就这样抱着“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扛住了一整路的压力。

并且满怀希冀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真的好有力量。

知乎高赞说,就该拍一部电影,不用请什么“名贵的演员”,不要什么华丽的狗血故事,也不需要狗尾续貂地搞什么爱情故事。

就一个山区孩子,念书,一直念到博士,拿到博士毕业证书就可以了。

内容可能平淡,精神却是惊涛骇浪。

我想到了另一个人的惊涛骇浪。

他出生在贫困的小山村,然后四岁丧父,母亲因悲切过度精神失常。

哥哥姐姐离家出走,留下十岁的他跟妈妈相依为命。

他一边求学,一边照顾妈妈,一边捡废品,一边跟着大人们上山采药、卖药。

初中在学校附近山上,搭简陋草棚,跟母亲一起住;

高中租别人废弃的猪圈,脏乱臭,夏热冬冷。

生活会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他想到“死”的一次是因为高考失利:考前感染了重感冒,也没钱看病吃药,最后以6分差距落榜。

他觉得好恨,好不公平,跑到父亲的坟前,疯了一样咆哮:“你为什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然后就离开了,不管不问,又不能保护我。”

好在,他崩溃过后,还是没有放弃,求到了个复读机会,考上了大学。

再往后,媒体报道他,说他是千里背母上学的贵州孝子,他觉得特伤自尊,花钱买下了好几百份有他报道的报纸。

大学毕业后,有企业说要给他年薪55万,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对方看中的不是他的实力,而是噱头,他不想靠同情赚钱。

不过他最为人所动容的事迹,不是背母上学。

是大学期间资助了三个一起捡过废品的弟弟妹妹上学,并且当其中最小的一位妹妹想要放弃学业时,他深受震动,决定放弃城市的机会,回家乡当老师。

彼时的他放下了自己的自尊心:

为了唤醒孩子们的梦想,一遍遍自揭伤疤,讲自己的故事;

为了资助孩子们上学,他找人借钱,给人演讲,直接间接地资助了2000个学生。

有人评价他:走在黑暗里,然后活成了别人的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