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碳达峰”“碳中和”先行者 布局万亿储能大市场

2021-04-21 15:22:38 作者: 天能:“碳达

去年,中国政府向世界郑重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两会”,“双碳”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等系列新举措,让市场敏锐地嗅到未来的商机,纷纷掘金“双碳”市场。而在这场饕餮盛宴中,鲜有发声的中行业龙头企业天能集团,却已在深耕市场中昂然先行。这也非常符合他们“做的总比说的多”的实干家性格。

今年年初,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开工大会上的动员壮语,“天能,不仅要做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的标杆不,还要成为智慧储能市场的佼佼者,更要持续保持氢燃料电池领先优势,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出力,为自身绿色高质量发展发力,为万亿市场新商机努力。”

据2018年全球碳排放统计,全球电力系统碳排放占比42%,交通占比24.6%,工业占比18.4%;我国电力碳排放占比51.5%,工业占比28%,交通占比9.7%。电力、交通、工业是碳排放大户,是碳减排的主战场,也是天能深耕多年的专注市场领域。

助力绿色出行展现大作为

交通和工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二大户和第三大户,是天能绿色动力应用的重点领域。

天能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从1986年至今,已深耕市场35年,为老百姓低碳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根据2020年度天能销售数据显示,去年天能绿色动力电池出货逾3亿只,提供了超过8,397.22万kVAh绿色动力,相当于2019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的15%,等同于种植3.7亿棵落叶松,“碳达峰”“碳中和”效果明显,功勋卓著。

按照骑行距离核算,假如按每组天能电池(4只电池为一组)蓄电后评价骑行60公里,每组电池可充放电400次计算,每年售出的3亿只电池,累计行驶里程可达18000亿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往返6000趟。按照减少碳排放算,假如80%替代摩托车,20%替代轿车,依据GB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为标准。天能每年售出的电池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70万吨,相当于种植3.7亿棵落叶松。按照电替油核算,假如80%替代摩托车里程(每百公里可节油2.5升),20%替代轿车里程(每百公里可节油9升),加权平均每百公里节油为3.8升。天能每年售出的这些电池,在全生命周期可实现节油684亿升(4924.8万吨),相当于2019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的15%。

天能的绿色电池让全国3亿辆电动二轮车奔赴在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320多万快递员将630亿件快递送达,700多万外卖小哥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饥肠辘辘人的手中。

交通只是天能助力“双碳”的一角,工业碳排放位列全球第三,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一环。天能积极延伸绿色能源应用,将高端环保电池拓展到叉车、牵引车、搬运车、井下矿用机车等设备上,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港口、农贸市场和工矿企业仓库等场所。目前,天能与杭叉集团、和鼎机电、安徽合力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现已成为全国叉车电池领域国产第二大品牌。

发力智慧储能抢抓新机遇

电力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户,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只有降化石能源比例,提高水风光伏发电供给。但大量的清洁电力上网,需要储能设备消纳,形成发、储、用一体化系统,才能长久出力。这正是目前天能重点发力的智慧储能领域,也是冲击世界500强的新业绩增长点。

近年来,天能凭借行业龙头企业的雄厚实力和领先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储能电池技术突破。去年12月,天能“高性能铅炭电池产业化示范项目”摘得了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这是天能是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新型电池,攻克了传统电池比能量低、续航里程短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可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站、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未来前景广阔。

 1/2    1 2 下一页 尾页